每年4月时,重庆的老人都会采最嫩的清明菜和着糯米做成清明粑。
如今的清明节除了延续扫墓的习俗外,清明菜更因清明粑的淡出而少为人知,只有在中药铺中听见它的学名“鼠曲草”时,才会被人从记忆中重新拾起。
相传在南宋,元兵入侵潮汕地区,百姓流离失所,饥寒交迫之时,发现荒野之中有一种野草不但具有特殊的香味,还可以充饥裹腹,它便是清明菜。
中医认为,清明菜性味甘,平,归肺经。
《本草纲目》中就写着清明菜有“调中益气,止泄除痰......去热嗽”的作用。
在黄河流域及南方各省是清明菜生长最多的地方,田坎、荒郊便能轻易寻得它的踪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