邢乐信|写字之“写”与书法之“法”
中国传统文化包括的范围很广,书法是其中一个方面。近些年来,我看到一种现象,写书法的人越来越多,除了专业书法者外,我注意到有两个群体是习书主力,一个是孩子们,主要是小学和初中的学生;另一个群体是退休的老年人。正因为有这么大的群体,各类书法展览空前活跃,观展者越来越多。我作为一个书法爱好者,曾任潍坊市书协顾问多年,在这里想与大家交流一下我是怎样欣赏书法展览的……
书法口诀歌,书法理论简单明了!
书法入门歌 书法为艺术,前人心血凝。 学书贵有恒,练书须用心。 心正则笔正,笔决记心中。 下笔不离点,转折贵圆露。 有垂还欲收,勾划忌平庸。 左垂宜竖露,右直利悬针。 捺似金刀势,撇如犀角形。 横行锋务敛,结构气欲清。 毫发不松懈,布局巧用心。 疏密必相间,迟速便能通。 轻重相扶持,正偏顾盼情。 浓淡相映易,向背必适中。 虚实必兼顾,起伏延绵陈。 纵横穿……
当代硬坛的基本现状、存在问题及对策思考
这次全国组联工作会议,当代硬坛的领军人物和各路精英齐聚鞍山,共商硬笔书法事业发展大计。首先,我代表与会媒体向这次会议的召开表示祝贺!感谢庞中华主席和张华庆秘书长给我这个发言的机会,感谢各省市区硬笔书法协会的主席们对硬坛媒体特别是对《中国硬笔书法》杂志的关心、呵护和支持!近几年来,本着对当代硬坛的关切和了解,肩负着办好《中硬》、推动硬笔书法事业发展的重任,……
我读“绿天”想到看到的……
《绿天硬笔书艺》创刊一年多了,玉波及其编辑们为之付出了艰苦努力。“绿天”已成为当今硬笔书坛一颗耀眼的新星。现在,不少硬坛宿将、精英已聚集在这块充满生机活力的“绿色天地”里,“争奇吐艳,香满艺圃”。这是勿庸置疑的,也是令人快慰的。 然而,如同一株幼苗须经风雨才能长大成材一样,“绿天”自然也有这么一个阶段。在这里,我从另一视角专门谈谈“绿天”存在的问题,希望我们……
善于“协调”的金伯兴
今年5月,金伯兴在武汉举办的个人书法艺术展,以作品的艺术魅力、人品的德高望重获得了很大成功,在湖北书法界产生了“轰动效应”,并已波及到全国,产生了深远影响。我曾观展三次,流连忘返,深为他作品的冲击力所震撼。从一定意义上说,金伯兴不仅是一位艺术家,而且是一位哲学家,他用自己的作品实现了艺术创作中多方面矛盾的和谐统一,成为当今书坛实力书家的典范。传统与创新是艺术……
硬笔书法的表现性问题
首先要知道影响硬笔书法表现性问题的几个因素: 一、硬笔工具。工具应该是影响书写表现力的第一要素。记得八十年代中期,日本硬笔书道代表团来杭州进行书法交流。当时柴田木石带来一种能在陶瓷、皮革、金属、水泥等材料上书写的硬笔。这种硬笔的形状如同一个圆锥体,用的是塑料装着一种特制的墨水做成,书写时先用剪刀将锥尖剪去,书写过程是边挤边写,直到把内存的墨水挤完。这种笔书写……
当代硬笔书法艺术表现性的三大主流趋势(分类)
一、传统再现型 传统再现型,就是以硬笔直接表现传统碑帖风格特征的创作趋势。这类作者的共同特点是:传统的毛笔书法功底很深或表现传统碑帖很精准,用笔和结构在摹仿原碑帖方面几乎“原汁原味”,个性特征不明显。代表书家有卢中南(唐楷欧体)、刘惠浦(晋楷)、曹宝粼(米芾行书)、樊中岳(篆书)等等。这一表现趋势始于八十年代中期,一直盛行到现在,已成为当今创作的主流。最近几……
为什么要推广规范汉字楷书
一、国家重视汉字,是中华民族文化的精髓。国家通用文字书写水平,一定意义上讲是国民文化素质的重要标志。写好规范汉字是使用汉字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应该具备的一项基本技能。因此,正确认识汉字、写好汉字、使用汉字,不仅是每个公民的权利,也是每个公民应该掌握的基本素质。让全民写好汉字,对于实现国家通用文字的规范化、标准化,促进三个文明建设和祖国统一,维护民族团结,激发……
建设和谐的中国硬笔书协、开创工作新局面
今年3月25日,在中国硬笔书协主席团扩大会议上,经同志们推荐,庞中华主席提议,任命我为中国硬笔书法协会秘书长。现在我受主席团和庞中华的委托,作如下发言: 一、关于换届工作 中国硬笔书协上次换届是1999年6月13日。根据《章程》规定,中国硬笔书协五年换届一次,至今年已经超过二年了,经本次主席团扩大会议研究决定,在今年下半年适当时候召开中国硬笔书法协会第四次……
关于硬笔书法的几个小问题
一、硬笔书法是什么? 要弄懂这一概念,先了解一下硬笔是什么?是指笔尖是硬质材料做的,如我们通常用的钢笔、圆珠笔、铅笔、粉笔等。而硬笔书法,简单的讲,就是用这种硬笔进行书写并且讲究写字的方法。它与传统的毛笔书法是相对而言的,只不过书写的工具不同而已。它是以汉字为表现对象,以硬笔为表现工具的一种线条造型艺术;不仅有实用价值,而且有很高的审美价值;它能陶冶情操,寄……
硬笔书法创作的双重阴影
上世纪80年代初作为现代中国硬笔书法发展的一个起点的话,当代硬笔书法已经历了二十余年的风风雨雨。其间发展的轨迹由表面的“热闹”到内里的“沉寂”再到若有成熟的“反思”。无从逃避,自90年代中期后,硬笔书法陷入了渐趋低落的处境。只是,这种低落并非是绝对意义上的衰靡,且反而内在地映衬着一种反思与自省。因而,自新世纪以来,硬笔书法又重新步入人们的视线,不过,此次来得……
艺术家一了揭开艺术收藏黑幕
本站讯:2006年6月16日的《郑州晚报》刊登了记者对一了的访谈,谈话涉及到艺术圈、收藏界现存的种种问题,在社会各界引起了极大的反响。有关争鸣在将于6月20日的《郑州晚报》作连续性报道,本站也将跟踪报导。自由艺术家一了揭开艺术收藏黑幕 6月7日,《书法报》头版整版刊登了“一了未了——关于现代书法的对话”一文,这是一了从事现代书法创作近二十年首次在书法界主流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