鲥鱼,每年初夏游入江河产卵,其他时间不出现,如同候鸟一般准时而守信,所以古称为“时鱼”。
古人在造字时,就在鱼字偏旁右边加一个“时”字而得名。
鲥鱼在春夏之交由海溯江而上产卵,产后归海,形成短暂的渔汛。
鲥鱼秀而扁,鳞白如银,肉中多细刺,唇边多米点。
其肉厚,味道鲜美。
苏东坡有诗:“芽姜紫醋炙银鱼,雪碗擎来二尺余,尚有桃花春气在,此中风味胜莼鲈。”将鲥鱼的雍容华贵、肥腴醇厚表达得淋漓尽致。
响鱼也称,鲞鱼学名
锯腹鳓科,Pristigasteridae,, 鳓属,lisha, 鱼类
下图为,长鳓 Ilisha elongata (鳓),俗称 曹白、鲞鱼、力鱼
体延长而薄,头中大,吻短钝,上翘,吻长明显短于眼径。
口中大,向上倾斜而近垂直;
上颌骨末端圆形且不延长,仅可达瞳孔之下方;
下颔突出甚多。
腹缘棱鳞胸鳍前12至26枚,胸鳍后13至14枚。
臀鳍起点在背鳍后部1/2处鳍条45至50枚之间。
胸鳍具在。
体被圆鳞,鳞片前部密布横沟线,后部边缘光滑。
背鳍与臀鳍基部具鳞鞘。
身体银白色。
体背、吻端、背鳍和尾鳍呈淡黄色,其他各鳍白色。
体长可达40厘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