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书法作品的再认识

2019-06-19 749 0 举报/投诉

古代书法作品的再认识

朱以撒

研究古代书法,使之成为当代的一面镜子。一是有有关的史料,其次就是作为客观存在的古代书法作品了。相比于作者的生平遭际,人们还是更为熟识他的作品。一位古代书家在我们面前浮现,往往是以他们的代表作为前导的,那么,作品之外给我们带来什么认识呢?

虽然时代不同,但是作品都是作者心灵写照和审美结晶,这是每个人都认可的。不过,面对着这浩如烟海的作品并不是轻松的。对丰富的满足是短暂的,而作为致力于其间者,要发掘出使人警悟的东西和燃起自己创作的欲望,却往往不是轻而易举的事。从古代书法史的观念看,对作者、作品的认识,是很注意其完整性和规范性的,这种完整性和规范性集中了一部分书家,也摒弃或淡忘了一部分书家。书作分神、妙、能、逸诸品,这一派那一派,实际上也要纳入这个完整和规范性的轨道之中。于是往往象烙印一样,给当代的效仿者留下了很深的甚至是固定的印象。如大王的骨鲠,颜鲁公的忠义,柳公权的心正,蔡襄的耿直,黄道周的不畏死,与其说在加深人们对作品的印象,毋宁说是把人纳入那种特定环境中的观念里。

什么时候我们能离这种规范性远一些呢?摒弃把人作为社会观念、阶级观念的传声筒的庸俗社会学式的思想习惯,是由于时代的转折和进取,人们的心理自主的程度上升了,人在书法中的主体地位也巩固多了。因此书法史的长廊中不再是一些德、书规范的书家。相当一部分蓬头垢面的书家从角落里走来,拂去历史的尘埃,站在我们面前,这是何等的艰难啊!一类是不见经传的书家,一类是欠于经传而列为另册的书家。分析这两类书家的作品,却和流行不衰的正统书家有着惊人的相似之处,都难以逃避那一时代儒文化意识(内容)和那一时代书风的特点。其实这些特点和

[1][2]下一页

相关文章

邢乐信|写字之“写”与书法之“法”
书法口诀歌,书法理论简单明了!
当代硬坛的基本现状、存在问题及对策思考
我读“绿天”想到看到的……
观鸣嘤元旦展有感
善于“协调”的金伯兴

发布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