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宋的书法理论

2019-06-19 1,103 0 举报/投诉

南宋的书法理论

        书法理论(简称“书论”或“书学”)随着书法艺术的发展而发展,它与时代的审美思潮相契合,对一个时代的书法艺术创作进行经验总结和理论概述,并在一定程度上影响和指导着当世及后代的书法艺术实践。同时,书法理论又承袭自身相对独立的体系,不断积累、不断丰富地向前发展。因此,南宋书法理论是南宋时代书法艺术发展的重要组成,也是历代书法理论发展到南宋的经验总结,总之是南宋时代书法观念及其认知水平的集中反映。来源书法屋,书法屋中国书法学习网。

        两宋书学以文化观念新变、参与人数众多、著述丰富、成就高深等为特色,而成为中国书法理论发展史上的第二座高峰。南宋书学承继北宋文化传统,在书学与书史资料的系统化、“兰亭学”的形成、文人题跋的多样性和金石文字学、方舆碑刻学、刻帖文化学等方面,取得了丰富的成果,形成了时代特色,并为后代树立了相应的典范。遗憾的是,在技法理论方面,由于缺乏精研技法的社会环境与必要的宗师级人物的出现,虽然在提倡复古趣尚等方面有所拓展,并为元初的复古运动开启了窗口,但总体上已趋式微。
 
        关于南宋金石著录学、方舆碑刻学、刻帖文化学及“兰亭学”等方面的研究成果,更在于它们的文化与学术价值,真正意义上的书法理论价值并不显彰,前面已作专章论述,故不再重出。

        南宋的书法技法理论,大体可以赵构(1107-1187)《翰墨志》、姜夔(约1155一约1221)《续书谱》、赵孟坚(1199一约1264)《论书法》三家为代表。来源书法屋,书法屋中国书法学习网。

        南宋的书学与书史资料系统化,当以岳珂(1183-1234)《宝真斋法书赞》、陈思(约生于1200年以前,卒于1267年以后)《书苑菁华》、《书小史》和陈槱(主要活动于理宗、光宗两朝)《负暄野录》、董史(生卒年不详)《皇宋书录》(1265年成书)等为代表。

        南宋文人关乎书法的题跋短章,数量庞大,难以计数。其中董逌(生卒年未详,1129尚在世)《广川书跋》、陆游(1125-1210)《放翁题跋》、魏了翁(1178-t237)《鹤山题跋》、刘克庄(1187-1269)《后村题跋》等数种,成就高、影响大,后世书学丛编多有辑录。

        概述之,南宋书法理论的发展,与南宋文化由中兴发展到兴盛,由极盛转向衰退,最后犹如落日余晖的发展步调相一致,经历了绍兴年间高宗赵构的“鼓动士类”,乾道、淳熙年间诸名家的议论与抒情,开禧、嘉定间的发奋与赏玩,淳祐、咸淳间的淡定与感叹这样一道“风景线”。

 

相关文章

赵壹·非草书-历代书法理论
崔瑗·草书势-历代书法理论
许慎·说文解字序-历代书法理论
蔡邕·篆势、笔论、九势-历代书法理论
钟繇·用笔法-历代书法理论
卫铄·笔阵图-历代书法理论

发布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