篆刻家对形式美法则的探求与掌握

2019-06-19 846 0 举报/投诉

篆刻家对形式美法则的探求与掌握

图:篆刻作品

    形式美是指对生活和自然中齐种形式因素,如形体、线条、节奏等有规律的组合。人们对美的第一感受,大多是由形式而引起的。元、明、清时代的篆刻家,大多是文人学士,长于书画艺术。他们在长期的篆刻创作与审美的实践活动中,养成了对篆刻形式的故感,并借助于诗文书画等艺术的形式美规律,逐渐探索而形成一套篆刻形式美的法则。并逐渐掌握它,运用它和发展它。从而逐渐使这些形式共有相对独立性的审美意义。人们见到这些形式,便能引起美感,而不须考虑这些形式所依赖的内容。如篆刻中的虚实、疏密、呼应、均衡等,这是元、明、清时代的篆刻家在研究前人的篆刻作品时,概括总结出来的形式法则。如对章法中之字与字间和印边的留“空”法则,元否丘衍《三十五举》中多处讲到:    “白文印,必逼于边也,不可有空,空便不古”。“朱文印,不可逼边,须当以字中空白得中处为相去,庶免印出与边相倚无意思耳。”    晚明徐上达在《印法参同》,中对“空地”法则作了补充:“诸印下亦有空而宜悬之者,不可妄意伸开,与加屈曲,以求填满。”    清袁三俊《篆刻十三略》也对“空”作了具体的辩证的补充:“字无论多少,配无论方圆,总以规模阔大,体态安闲为要,不使琉.者嫌其空,密者嫌其实,则思过华矣。”来源书法 屋,书法屋中国书法学习网。    晚清陈澧在《幕印述》中说:“印字有自然空缺,悬之鼓佳是也。义当之有一空处,必更有一三空处配之。    我们从以仁四.人对“空”的认识与掌握看,是逐步深入而完善的,不仅对印中的空白,应求之“自然一,所谓“听其自空”、不可“去字太阔”、“不可妄意伸开,与加屈曲,以求填满”、“不使疏者嫌共空,密者嫌其实”,而佳注念到“呼应”,即“知有一空处,必吏有一二空处配之”。并其有以求其印面生动,“以规模阔大,体态安闲为要”’的关学原则了,同时还注意到因对象条件的大、小、方、圆等不同,而处置办法也各异的辩证观点,纠正或补充古人论印之不足处,如清陈澄称“子行又谓,印字笔划多者,占地多:少者,占地少也。但如四字大印,则占地宜略相等,不可多少悬殊。”“    明清印人对篆刻美的形式法则的探求,除上述对“空”的举例外,尚有疏密、虚实、匀称、均衡、敬正,开合、对比、变化等等都有论述。有的较深人辩证,有的则较简略粗率或片面,也不够系统,多散见于各种印论、序言、边跋中,似在当时能提出这些问题,也算了不起的发现。而更奄要的是使我们看到,当时的篆刻家、尤共是晚清的篆刻家,他们能较自觉地、娴熟地掌握与运用这些形式美法则。根据梅一方大小方圆不同的印面,各种不同字的结构、笔法,而使之重新组合,融汇成一个新的完美的有机统一体,使印中严整而又关联,对比而义调,对称而不死板,变化而又统一如赵之谦作自文“孙喜之印”),为求空地之变化而义有呼应,故“孙”字空其下,“喜”字空其右,“之”字空其_仁,“印”字空其左。并印之四边红地亦较宽,因而显得各有变化,又不雷同,又能互为呼应。.又如吴昌硕的朱文印“顾氏永宝”,“顾”、“宝”二字,笔画多乎直而密,以求其实;“氏’、“永”二字画少以求其空,形成疏密与虚实的对比;同时为了使画少之字不显得过空,因之“氏”、“永”各有一画为曲笔,此曲弧笔不仅可破其空处之平板,同时为求呼应而左右相背。这就显得对比而又调和,平整中却有灵动。全印气魄显得浑朴。线条平直为主,间杂以圆弧之笔,确有相反相成形式美的因素。

相关文章

刘海清篆刻作品
第七届篆刻展获奖作者创作谈——韩明
第七届篆刻展获奖作者创作谈——王瑧
第七届篆刻展获奖作者创作谈——陈振强
刀下出蹊径 印中留风情
第七届篆刻展获奖作者创作谈——朱明月

发布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