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人“贷款”150万不还,被银行告上法庭,银行被判全责,怎么回事?

2023-08-02 66 0 举报/投诉

简单讲讲这个事情。

1.银行方面认为老人办理了150万元的银行贷款,并且用的是他的房产证做的抵押。2015年贷款到期后老人没有按时还款,于是被贷款银行告上了法庭,要求起还本付息并支付罚息共计224万元。

2.事情初看上去好像是老人违约没有还钱,其实没那么简单。

老人和其妻子称他们并没有办理过任何贷款,也没有收到过150万元,对贷款一事一无所知。

根据法庭调查,银行出示的办理贷款群留下的各类资料里除了房产证是真实的以外,其他各类资料都是伪造的。同时,150万元虽然打到了老人的银行账户上,但随即就被转到了其他人的另外一位李姓人员的账户上。而老人根本不认识李姓人员。

3.由于贷款资料几乎全是伪造,法庭认为老人并不知晓办理贷款的事情,同时也没有从贷款中获利,故老人不用归还贷款。这样判决的原因主要是基于贷款资料并非老人签字,全部为伪造的基础。

4.这个事情中的疑点是老人为何会在不知情的情况下被办理了贷款。很明显,是有人利用了老人的身份及房产证偷偷办理了贷款,银行在审核中内控有明显的问题。甚至存在信贷人员违规、和真正贷款人里应外合办理贷款的可能。

另外一大疑点是怎么会有老人的房产证。不知道老人之前将房产证借给了谁,或者说谁盗用了老人的房产证办理了贷款。

5.比较有可能的情况是老人遭遇套路贷,他的房产证被有心人骗到手后去银行以他的名义办理了贷款。银行客户经济出于故意或者重大过失伪造了不少资料办理了150万元的消费贷。

在消费贷办理的实践中,很多银行为了做生意于是根本不审核,甚至帮助贷款人伪造各类资料只想着把钱贷出去完成业绩指标。因此,信贷人员即使没有里应外合骗取贷款,也存在大量的操作不规范行为。

6.至于银行为何还会起诉老人,是由于办理贷款的工作人员和催收贷款后续处理的不是一个部门。每个部门有自己的工作职责,他们之间在业务上没有直接联系。但是,对外是以银行的名义参与各类民事事件的,这对于改银行的民声造成了一定的打击。

现在案子已经二审完毕,银行败诉。

以上答复希望对你有用,欢迎关注点赞@王五说财,您的支持是对原创最好的鼓励!

都说欠债还钱是天经地义的事情,但在现实当中有些债是不用还的,比如近日中国裁判文书网公布了一个比较离奇的贷款纠纷案件。

这个案件的原告是交通银行,被告是一位69岁的老人李某文,根据起诉书显示,交通银行要求这位老人偿还150万元贷款,原因是在2012年的时候,李某文以房产作为抵押,向交通银行申请了一笔贷款,而且交通银行也将这150万元的贷款打到了李某的银行账户上。

但法院一审和二审均判银行全责,老人不用还一分钱,那为什么这位老人不用还钱呢?根本原因是交通银行没法提供有效证据证明这笔贷款是李某文申请和使用。

虽然这笔贷款是以李某文的名义申请的,而且也是以李某位于北京市海淀区的一套房进行抵押,但是案件审理发现,在银行办理贷款的过程当中,只有房产证是真实的,其余所有贷款资料都是交通银行客户经理于某背着李某伪造的,其中余某伪造了老人6处签字,伪造了丈夫曾某明签字,伪造了工作证明材料等等。

此外,银行客户经理于某辰故意了违反银监会关于申请个人贷款必须由夫妻同在银行专门房间办理签约,且必须留存监控录像、录音的规定,冒充自己向交通银行办理贷款,同时与诈骗犯王某琴直接联系放款、还款事项,并且将贷款打入李某文并不知道也不认识的虚假的供货方、套路贷犯罪分子刘某男掌握的其父亲刘某江的账户。

事情自此,其实大家就知道大概的真相了,其实整个过程只不过是一些贷款中介骗取老人的套路贷而已。

在这个过程当中,由贷款中介刘某男负责制造假材料,包括身份证,户口本,房产证,结婚证原件和复印件等,与此同时,贷款中介刘某男还通过其父亲经营的一家家具经营中心伪造了一份家具买卖合同,用于骗取银行消费贷款,最后在银行放款的时候,把钱放到李某的银行卡上,然后又把钱从李某的银行卡转移到刘某男父亲刘某江的银行账户上。

也就说整个过程这笔贷款始终都是刘某男勾结银行工作人员进行骗贷,最终由刘某男及其父亲使用。

只不过在这个过程当中,这位老人是如何配合银行面签,如何到房产部门办理抵押手续,又是怎么把银行卡给这些银行工作人员和中介,我们就不得而知了,也许这个过程当中李某并不是完全的无辜,只是银行没有掌握足够多的证据而已。

但不管怎么样,在这起案件当中,银行本身都有很大的过错,一方面是贷款审批中心对贷款的审核不够严谨,另一方面是对员工的管理不够完善,没有按照正常的贷款办理流程进行办理,所以才给了贷款中介钻漏洞的空间。

最终这家银行因为操作不规范,已经被银保监会处罚,对应的银行客户经理于某也离职了,整个过程当中银行是最吃亏的一方。

当然现在法院判李某不用偿还,银行的贷款并不代表着没有负责任的一方,在这笔贷款的过程当中,最终使用这笔钱的是刘某男以及刘某江他们才是这笔贷款真正的使用人,所以这笔钱应该由这两个人偿还。

但是这两个人并没有跟银行有直接的联系,因为他们没有向银行申请贷款,所以银行也没法直接起诉他们,最终只能选择报警,通过警方介入,以诈骗罪等方式进行处理,但最终这笔钱能不能收回来,在这我们要打个问号。

相关文章

在高空工作大车把电杆撞到了导致人受伤,责任怎么处理想听律师的说法
法律上对于高空抛物的处罚有哪些?好律师网
房屋买卖合同
中学法律知识讲座稿 中学法律知识讲座稿
合同纠纷的追诉期应该从什么时候开始算?
求青少年法制教育演讲稿.要求1000千字以上,以学生口吻写,明天要交,急急急!!!!!

发布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