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法理学中,法律适用和法律执行的不同在哪?
您好!法律适用的主体是公民,法律执行的主体一般是行政机关,法律的适用通常称为司法。
所以我暂且回答您司法与执法的区别:
[1]两者的主体不同
司法是司法机关及其公职人员适用法律的活动
执法是行政机关及其工作人员执行法律的活动
[2]两者的]对象不同
司法审理的是各类案件及涉及司法裁判的各类纠纷和争端
执法管理的行政事务涉及社会各个方面,远比司法广泛
[3]两者的程序性要求不同
司法活动要遵循严格的程序法规定
执法活动的程序相对比较简单
[4]两者的地位不同
司法活动具有被动性,贯彻“不告不理”原则,不能主动包揽诉讼
执法活动具有较强的经常性和主动性
二、法律原则的适用有哪些特点
1.在内容上,法律规则的规定是明确具体的,它着眼于主体行为及各种条件(情况)的共性;其明确具体的目的是削弱或防止法律适用上的“自由裁量”。与此相比,法律原则的着眼点不仅限于行为及条件的共性,而且关注它们的个别性。2.在适用范围上,法律规则由于内容具体明确,它们只适用于某一类型的行为。而法律原则对人们的行为及其条件有更大的覆盖面和抽象性,它们是对从社会生活或社会关系中概括出来的某一类行为、某一法律部门甚或全部法律体系均通用的价值准则,具有宏观的指导性,其适用范围比法律规则宽广。3.在适用方法上,法律规则是以“全有或全无的方式”应用于个案当中的:如果一条规则所规定的事实是既定的,或者这条规则是有效的,在这种情况下,必须接受该规则所提供的解决办法。或者该规则是无效的,对裁决不起任何作用。而法律原则的适用则不同,它不是以“全有或全无的方式”应用于个案当中的,因为不同的法律原则是具有不同的“强度”的,而且这些不同强度的原则甚至冲突的原则都可能存在于一部法律之中。联系:法律原则是法律规则的指导,法律规则是法律原则的具体体现。
三、什么是法律的适用?法律的适用有哪些基本要求和应该遵循那些基本原则?
我国法律适用时应遵循以下原则:(1)以事实为根据、以法律为准绳的原则;(2)公民在适用法律上一律平等原则;(3)司法机关依法独立行使职权的原则;(4)专门机关工作与群众路线相结合的原则;(5)实事求是、有错必纠和国家赔偿原则。
公平原则
过错原则
无过错原则
这是民法适用的
不同的部门法有不同的原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