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民事纠纷怎么样用法律解决
循法律途径解决民事纠纷,主要有调解、仲裁、诉讼三种方式。
调解又可以分为人民调解、行政调解和其他组织主持的调解。人民调解是指纠纷发生后,当事人如果不能通过协商、谈判等方式自己妥善解决,可要求村委会或居委会解决,村委会或居委会则可指派根据《人民调解委员会组织条例》在村委会或居委会中设立的人民调解组织主持解决纠纷的方式。行政调解是指公安机关等国家行政机关依职权主持的调解。其他组织如劳动争议调解机构、消委会等依其他法律规定成立的组织所主持的调解。
仲裁是指当事人依双方达成的仲裁协议,将纠纷提交协议约定的仲裁委员会裁决,仲裁委员会对当事人提交仲裁的纠纷进行裁决解决。但是,根据《仲裁法》的规定,婚姻、收养、监护、抚养、继承纠纷不能仲裁解决。
诉讼就是当事人在发生民事纠纷后,向人民法院提出解决纠纷的请求,人民法院依法作出裁判的司法解决方式,即起诉。但是,并不是所有的民事纠纷都可以通过诉讼解决。根据《民事诉讼法》的规定,可以通过民事诉讼解决的纠纷主要是上述当事人之间因财产关系和人身关系引起的民事纠纷。法律、司法解释另有规定的除外。
二、我想请教一下关于民事纠纷的法律知识
您好,关于您的问题,我有如下建议:
1、事情发展到诉讼的地步,肯定是有一边在胡搅蛮缠。你们作为侵权方,应该明确一个问题,《侵权责任法》第89条明确规定,你们应该赔,但是赔多少,有待商议。
2、如果是对方胡搅蛮缠,那么我觉得可以尝试从两个地方入手谈判,第一,骑车带三人,属于违章,应该承担部分责任。第二,速度快。
3、如果真的对簿公堂,那么你们作为侵权方,首先应该和法院明确你们的立场:我们认错,我们该赔。然后再和法官阐述上面两个对方应当承担部分责任的观点。
这种问题还是提倡私下调解,毕竟诉讼毕竟成本太高。
三、民事纠纷,证据的作用适用那条法律
涉及诉讼应该采取诉讼的方式解决,根据《民事诉讼法》第三条 人民法院受理公民之间、法人之间、其他组织之间以及他们相互之间因财产关系和人身关系提起的民事诉讼,适用本法的规定。
关于证据,在民事诉讼中是法院审判的依据。根据《民事诉讼法》第七条 人民法院审理民事案件,必须以事实为根据,以法律为准绳。
第六十三条 证据包括:
(一)当事人的陈述;
(二)书证;
(三)物证;
(四)视听资料;
(五)电子数据;
(六)证人证言;
(七)鉴定意见;
(八)勘验笔录。
证据必须查证属实,才能作为认定事实的根据。
第六十四条 当事人对自己提出的主张,有责任提供证据。
当事人及其诉讼代理人因客观原因不能自行收集的证据,或者人民法院认为审理案件需要的证据,人民法院应当调查收集。
人民法院应当按照法定程序,全面地、客观地审查核实证据。
第六十五条 当事人对自己提出的主张应当及时提供证据。
人民法院根据当事人的主张和案件审理情况,确定当事人应当提供的证据及其期限。当事人在该期限内提供证据确有困难的,可以向人民法院申请延长期限,人民法院根据当事人的申请适当延长。当事人逾期提供证据的,人民法院应当责令其说明理由;拒不说明理由或者理由不成立的,人民法院根据不同情形可以不予采纳该证据,或者采纳该证据但予以训诫、罚款
四、处理民事纠纷法律没有规定的可以适用什么不得违反公序良俗
《民法总则》第十条规定:处理民事纠纷,应当依照法律;法律没有规定的,可以适用习惯,但是不得违背公序良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