诚信的法律意义是什么?

2023-08-02 32 0 举报/投诉

一、诚信的法律意义是什么?

以下观点为本人观点 法律允许任何不越过法律底线的行为,包括某些不诚信; 诚信意味着只包含诚信,如果不诚信则会受到道德谴责; 说白了,是法律跟道德的交锋,而道德在法律执行乃至立法中都是毫无意义的。

二、如何推进质量诚信体系建设

按照党的十七届六中全会精神和《纲要》的要求,把质量诚信建设摆在突出位置,坚持“统筹规划、循序推进,政府推动、培育市场,完善法律、严格监管,企业自律、社会监督”的原则,全力推进质量诚信体系建设。 (1)不断完善质量诚信标准体系 加强质量诚信建设的理论研究,进一步研究企业质量诚信管理的规律,优化质量诚信管理模式。以规范和服务质量诚信体系制度建设为目的,加快研究涵盖质量信用基础标准、质量信用技术标准、质量信用服务标准、质量信用管理标准的研制,建立统一的身份识别标准、质量信用数据标准、质量信用评价标准,形成比较完善的质量信用标准体系。 (2)加快建立企业质量信用档案 以组织机构代码实名制为基础、以物品编码为溯源手段,充分利用现代信息化、电子化技术,归集质量监督、检验检测、行政执法、认证认可、计量、标准、特设、食品、纤检等各个业务领域在依法履职过程中产生的质量信用信息,搭建统一的企业质量信用档案和产品质量信用记录平台。 (3)实施质量信用分类监管 探索建立企业质量信用分类管理制度,将质量诚信建设与注册登记、行政许可、融资信贷等工作紧密结合,依据企业质量信用等级,实行分类管理,针对不同的信用等级采取不同的监管措施。依托企业质量信用档案,建立国家、省(区、市)、市、县四级质量信用信息联动机制,提高扶优治劣、质量监管工作效率。 (4)健全质量信用奖惩机制 在企业注册登记、生产许可、强制性认证等工作中,将质量信用情况作为基本考核条件,鼓励和支持重质量、讲诚信的企业发展壮大。推动银行、公安、工信、商务、海关、税务、工商、保险、统计等部门的合作,在国家食品储备、政府采购、招投标管理、公共服务、国有企业考核评价、市场准入、技术改造、融资授信、资金政策等方面共享企业质量信用信息,探索建立部门诚信联动机制。进一步完善进出口企业信用管理,构建规范化、制度化的信用管理机制,按照“守信便利、失信惩戒”的原则,加大对严重失信企业的打击力度,使违法失信企业付出应有的成本。

三、非公三十六条是什么?

非公36条”即《国务院鼓励支持非公有制经济发展的若干意见》,是国内第一个促进非公经济发展的系统性政策文件。 国务院鼓励支持非公有制经济发展的若干意见

一、放宽非公有制经济市场准入 (一) 贯彻平等准入、公平待遇原则。 (二) 允许非公有资本进入垄断行业和领域。 (三) 允许非公有资本进入公用事业和基础设施领域。 (四) 允许非公有资本进入社会事业领域。 (五) 允许非公有资本进入金融服务业。 (六) 允许非公有资本进入国防科技工业建设领域。 (七) 鼓励非公有制经济参与国有经济结构调整和国有企业重组。 (八) 鼓励、支持非公有制经济参与西部大开发、东北地区等老工业基地振兴和中部地区崛起。 二、加大对非公有制经济的财税金融支持 (九) 加大财税支持力度。 (十) 加大信贷支持力度。 (十一) 拓宽直接融资渠道。 (十二) 鼓励金融服务创新。 (十三) 建立健全信用担保体系。 三、完善对非公有制经济的社会服务 (十四)大力发展社会中介服务。 (十五)积极开展创业服务。 (十六)支持开展企业经营者和员工培训。 (十七)加强科技创新服务。大力培育技术市场,促进科技成果转化和技术转让。 (十八)支持企业开拓国内外市场。推动信息网络建设,积极为非公有制企业提供国内外市场信息。 (十九)推进企业信用制度建设。 四、维护非公有制企业和职工的合法权益 (二十)完善私有财产保护制度。 (二十一)维护企业合法权益。 (二十二)保障职工合法权益。 (二十三)推进社会保障制度建设。 (二十四)建立健全企业工会组织。 五、引导非公有制企业提高自身素质 (二十五)贯彻执行国家法律法规和政策规定。 (二十六)规范企业经营管理行为。 (二十七)完善企业组织制度。 (二十八)提高企业经营管理者素质。 (二十九)鼓励有条件的企业做强做大。 (三十)推进专业化协作和产业集群发展。 六、改进政府对非公有制企业的监管 (三十一)改进监管方式。各有关监管部门要改进监管办法,公开监管制度,规范监管行为,提高 监管水平。及时向社会公布有关监管信息,发挥社会监督作用。 (三十二)加强劳动监察和劳动关系协调。 (三十三)规范国家行政机关和事业单位收费行为。 七、加强对发展非公有制经济的指导和政策协 调。 (三十四)加强对非公有制经济发展的指导。各级人民政府要根据非公有制经济发展的需要,强化服务意识,改进服务方式,创新服务手段。加强对非公有制经济发展动态的监测和分析,及时向社会公布有关产业政策、发展规划、投资重点和市场需求等方面的信息。 (三十五)营造良好的舆论氛围。大力宣传党和国家鼓励、支持和引导非公有制经济发展的方针政策与法律法规,宣传非公有制经济在现代化建设中的重要地位和作用,宣传和表彰非公有制经济中涌现出的先进典型,形成有利于非公有制经济发展的良好社会舆论环境。 (三十六)认真做好贯彻落实工作。各地区、各部门要加强调查研究,抓紧制订和完善促进非公有制经济发展的具体措施及配套办法,认真解决非公有制经济发展中遇到的新问题,确保党和国家的方针政策落到实处,促进非公有制经济健康发展。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 2005年2月29日

相关文章

在高空工作大车把电杆撞到了导致人受伤,责任怎么处理想听律师的说法
法律上对于高空抛物的处罚有哪些?好律师网
房屋买卖合同
中学法律知识讲座稿 中学法律知识讲座稿
合同纠纷的追诉期应该从什么时候开始算?
求青少年法制教育演讲稿.要求1000千字以上,以学生口吻写,明天要交,急急急!!!!!

发布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