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全球仅剩中国坚持新冠清零”说法不准确。中国的抗疫实践表明,14亿中国人坚守“动态清零”疫情防线是对国际抗疫和全球经济稳定复苏的最大贡献。中国目前坚持“外防输入、内防反弹”总策略和“动态清零”总方针。做好疫情防控关系人民群众生命健康和公共安全,是经济社会发展的前提和基础。我国统筹抓好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最大限度保护了人民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经济发展和疫情防控保持全球领先地位,充分体现了我们防控疫情的坚实实力和强大能力,充分彰显了中国共产党领导和我国社会主义制度的显著优势。
2、中国坚持新冠动态清零是用最小的代价实现最大的防控效果,最大限度减少疫情对经济社会发展的影响。局部地区被管控,一时不方便,是为了大家好。一地坚守住,是为了更多地方的平安。坚持“动态清零”,真正防得住,才能最大限度降低疫情冲击,才能尽最大可能实现更好发展。推进疫情防控,要算眼前账,更要算长远账。短期来看,因为疫情防控,一个地方经济社会、群众生活确实会受到影响,但从一个国家、一个整体来看,防止疫情扩散,换来的是更大范围、更广泛的百姓正常生产生活,是更加宽松、稳定的经济社会发展环境。
3、国外不把新冠当回事并非网友们所调侃的“躺平”、“放飞自我”。各个国家的国情不同,根据实际情况权衡利弊,作出相应的调整也无可厚非。很多地区选择放松管制,主要基于两点考虑。一是疫苗接种的普及率已经很高,能够有效地降低新冠病毒造成的重症率以及医疗负担。另一个原因是,人们对恢复正常生活的诉求正在增加。毕竟新冠肺炎,并不仅仅只是对人们的身体健康造成了影响。疫情导致的社会心理变化,以及对全球经济造成的影响也是非常大的。在做出“地方性”判断的时候,心理负担和经济成本等因素都需要被考虑进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