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算盘是中国传统的计算工具,起源于春秋战国时期,至今已有两千多年的历史,算盘由春秋战国战国的筹算演变而来,后因不断的改进和发展而演变成现在的算盘。
2、清代数学家梅启照等人认为,算盘起源于我国的东汉、南北朝时期。其依据是,东汉数学家徐岳曾写过一部《数术记遗》,其中著录了14种算法,第13种即称“珠算”,进行珠算时使用的工具形状简易,大致为“盘形”,其使用规则中的“上栏作五,下栏作一”,即上下栏的算珠也可随意拨动,这与今天的珠算规则一致,已经初步具有现代算盘的雏形。
3、唐朝中期,“盘”的形状已经逐步确定下来,中国真正意义上出现了“算盘”,早期的算盘是以小巧的算珠替代略显笨重的长条算筹,将算珠用签串成串,由开始的五珠算盘发展到七珠算盘(上二下五),至宋朝以后,商人在七珠算盘的基础上“弃槽用档”,简化算盘结构,算盘的形状基本固定下来,在之后七百多年里没有发生过大的改变,其用法一般是运用珠算口诀配合拨动算珠计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