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二百五的真实来历是战国时期秦国苏秦被刺客给杀了,齐王为了抓出刺客,贴出赏金千两告示说苏秦是“内奸”,有四个人都跑来声称自己就是刺杀苏秦的刺客。一千两黄金,四人乐滋滋商量后,每人二百五。齐王气极,让人把这四个二百五推出去砍了。于是之后留下了二百五的说法。
2、二百五的来历还有一个说法是从前有一个秀才,有两个儿子,一个叫做成事,一个叫做败事。秀才吩咐妻子在家督促二子写字,大儿子写三百个,小儿子写二百个。秀才回来之后询问二子在家用功如何,妻子回答道:“写是写了,不过成事不足,败事有余,两个都是二百五。”
3、二百五常指傻头傻脑,不很懂事,而又倔强莽撞的人。二百五一般用来形容说话不恰当、不合适,也可以指那些行为不符合常规的人。需要特别强调的是,很多人误以为二百五是粗话,但是其实二百五只是用于口语调侃,严格来说的话,其实它并不是什么粗口或者什么骂人的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