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书法艺术初探——“书,心画也”

2021-12-27 107 0 举报/投诉

唐 冯承素 摹兰亭序卷 行书

王羲之的行书有如行云流水,其中以《兰亭序》为最极品,共三百二十四字,其中二十个“之”字有不同的体态及美感。此帖下笔有如神助,有“遒媚劲健,绝代所无”之誉。

据传,唐太宗得到此贴后,着迷不已,命将此贴陪他殉葬在昭陵。今天流传下来的墨本都是后人所临。 是怎样的艺术魅力令得雄才大略的李世民临终都难以割舍?参加学校书法社团但对书法素无研究的我不禁有些好奇,利用长假看了许多资料,还从网上下载了临贴。

西汉扬雄《法言•问神》云:“言,心声也;书,心画也。声画形,君子小人见矣。声画者,君子小人所以动情乎!” 原来“书”与内心世界是沟通的,扬雄认为君子可以从“书”这一“心画”中流美,而小人也可以在“心画”中显现其真面目。后汉蔡邕说:“凡欲结构字体,皆须像一物:若鸟之形,若虫食禾,若山若树,纵横有托,运用合度,方可谓书。”认为书法表达自然形象,因中国文字本由象形发展而来;“纵横有托,运用合度”8个字,则反映出书法的抽象特征。实际上即使在象形中,也存在着抽象的因素,这种抽象性正是书法之所以成为艺术的基础。

关于这一点,宗白华先生曾言:“中国文字的发展,由模写形象的‘文’,到孳乳浸多的‘字’,象形字在量的方面减少了,代替它的是抽象的点线笔画所构成的字体。通过结构的疏密,点画的轻重,行笔的缓急,表现作者对形象的情感,发抒自己的意境,就像音乐艺术从自然界的群声里抽出纯洁的‘乐音’来,发展这乐音间相互结合的规律,用强弱、高低、节奏、旋律等有规则的变化来表现自然界、社会界的形象和自心的情感。”

原来如此,中国字若写的好,用笔得法,就是一个有生命有旋律的艺术品,用宗先生的话说,“一幅字就是生命之流,一回舞蹈,一曲音乐”;而这舞蹈和音乐又是带是强烈个性的仅属作者的创作。如同作画,书家在落笔前就已对笔法了然于胸,抽取自然万物形象,融会于心,然后以点线的纵横成就自己的“心画”。

唐朝孙过庭《书谱》里说“羲之写《乐毅》则情多佛郁;书《画赞》则意涉瑰奇;《黄庭经》则怡怿虚无;《太史箴》又纵横争折;暨乎《兰亭》兴集,思逸神超,私门诫誓,情拘志惨。所谓涉乐方笑,言哀已叹。”人愉快时呈现快乐笑容,悲痛时发出哀叹,在中国书法里也能表现出来,所以有“字如其人”的之说。

书法是书家个人精神气质的一种体现,也是不同情绪的一种表达,《兰亭序》全篇从第一字“永”到末一字“文”一气贯通,风神潇洒,不粘不脱,既表现了王羲之跌拓不羁的晋人精神气度,更是体现了当日他与孙统承、谢安等四十一人在会稽山阴的兰亭相聚的盛会情景,以及他与文坛大家们饮酒作诗的那种欢畅和畅快淋漓,是王羲之个人无法翻版的“心画”。

兰亭成千古绝作,不可企及,连他自己也不能写出第二贴来,难怪成为唐太宗临了始终不渝的至爱。或许,我自己也因对此贴的好奇之心,在不久的将来成为中国书法的迷恋者。

相关文章

毛笔字只有书法家才能写,不是书法家就没有资格写?
书法已被中医认定为养生之首,不同书体具有不同的养生功效
河北工会系统开展“送万福 进万家”书法公益活动
江南百景图中,上海书法家们开笔贺岁
“送万福、进万家”书法公益活动走进中国载人航天
永春县举行“百名书法家千福送万家”文艺志愿服务活动

发布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