篆刻内容广泛与诗书画的结合

2019-06-19 790 0 举报/投诉

篆刻内容广泛与诗书画的结合
    时代向前发展,各门类艺术也互有影响或渗透。宋元书画艺术得到较快的发展,尤其是宋代书法,重尚意之风,绘画中也开始出现拨墨写意画。到明代以后,书、画、印成为更多文人学士的雅好,不断地探索实践,于是诗、书、画、印在内容或形式与格调情趣等审美观上都互为影响.在篆刻内容方面,也较过去为广泛。往往将名诗佳句,成语、格言引之入印,构成文学性较为突出的内容,大大增加了篆刻中诗情画意和思想情趣的感染力.从而使篆刻从附属于实用为土的艺术转变为以审美为主的艺术。

图:篆刻作品

    明清时代,不少篆刻家兼长书法、绘画、诗文,因此有意无意间将这些艺术相.互掺揉在一起,使某一门艺术又增添了新的内涵。如书法作品上,铃上姓名印和斋馆;别号印。在引首处,铃有“引首章”,左右角铃有“押角印”。在某隽空隙处,铃有“联结印”等。这.为篆刻艺术的使用范围,又开拓了新的领域。使书画作品显得更加+:富、美观、统一、有生气、同样在篆刻作品中,有识之士把富有隽关含意的诗句作为篆刻的内容;也有把诗词有节奏的音律掺入印面齐文字的互相配合上,使印面字与字.笔划与笔划之间富有节奏的音乐感;也有将书法的结体、用笔的轻重提按。用墨的浓淡枯湿等笔墨趣味引之入印,达到“印从书出”,使印中笔划的用刀,达到有笔有墨的效果。这在吾丘衍《三}一五举》中早就提出:“白文印,用崔子玉写《张平子碑》七字及汉器上并碑盖、印章等字最为第一。”娜明人朱简在《印章要论》中引张怀瓘传论之后说:“以卜皆产f人书法通用l几印,则思过半矣。”至清中叶的邓石如始能以“l弓以印人,印从书出,其在皖宗为奇品,树为别帜。”后来的吴让之、赵之谦、吴昌硕、黄士陵等都继承了邓石如“印从书出”这一宝贵传统.使自己的篆刻面貌一新,如吴让之他的用刀如用笔,其“写”的意昧比邓石如更明显,尤其是赵之谦,他不仅在实践上使“印从怜入”有了具体的内容,并在理论上加以总结。他在为魏稼孙所刻的“颧鹿魏氏”印跋中说:“古印有笔尤有墨,今人但有刀与石。”后来的吴昌硕、黄士陵等人,义在他们的墓础七从工整秀劲或粗犷雄朴的两个方面加以发展,并取得各有千秋的书印结合效果。来源 。    至于绘画对印一章的影响,那也是卜分明显的.如绘画中的疏密、虚实、对比、对称、多样矛盾统一等等美学原则引之入印,使篆刻的章法上,“疏处可以走马,密处不使通凤”。或疏密相间,虑实相生、开合有致,呼应有情,奇正相谐,情趣倍增。    元明清以来,凡在篆刻上有独特建树或开宗立派的,大多与画家书家有关。如元代的赵孟頫善画竹。王冕能画花卉竹石,尤工墨梅。明代文彭善写墨竹、山水,亦写花果。何震善画竹。程邃为著.名的山水画家。清之丁敬善写梅,工兰竹,清末吴让之、赵之谦、吴吕硕、黄士险等.均属当时著名的大家、尤其是赵之谦、吴昌硕是杰出的大写意画家,对后世有巨大的影响。来源书法 屋,书法屋中国书法学习网。    另外、将绘画直接进人印章领域,早在战国、两汉时的肖形印七就有反映。到了元、明,清,也有以人物、山水、花鸟等题材引之入印的。如元代的人物花鸟的花押印。清人赵之谦更将汉画像砖石.卜的人物造象等引入印面或边款,印画浩调,如铸天成,为篆刻与绘画的结合开阔了一个崭新的天地。    从以上看来,篆刻艺术由于当时印人兼及诗文书画,因此相互吸收、交融,因而对篆刻艺术以很大的影响,使篆刻艺术的内涵越来越丰富,欣赏价值也越来越高,成为一门以审美为主要功能的新艺术门类,形成了一个包括诗文、书法、绘画、雕刻、印章、拓印等诸方面美感因素的统一体。

相关文章

刘海清篆刻作品
第七届篆刻展获奖作者创作谈——韩明
第七届篆刻展获奖作者创作谈——王瑧
第七届篆刻展获奖作者创作谈——陈振强
刀下出蹊径 印中留风情
第七届篆刻展获奖作者创作谈——朱明月

发布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