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一个完整的法律规范在结构上由什么要素主成?
一般认为,一个完整的法律规范在结构上由
(行为条件、行为模式、法律后果)要素组成。
法律规范是一种特殊的,在逻辑上周全的规范,一个完整的法律规范在结构上由
三个要素组成,即“假定”、“处理”和“制裁”。
(1)假定,又称行为条件,是指法律规范中规定适用该规范的条件的部分,它把规范的作用与一定事实状态联系起来,指出在发生何种情况或具备何种条件时,法律规范中规定的行为模式便生效。
(2)处理,又称行为模式,是指法律规范中为主体规定的具体行为模式,即权利和义务、权力和责任,它指明人们可以做什么,应该做什么,不能做什么,以此指导和衡量主体行为,包括作为和不作为。
(3)制裁,又称法律后果,制裁是法律规范中规定主体的行为违反法律要求时应当承担何种法律责任或引起何种国家强制措施的部分。
二、法律规则的逻辑结构
法律分析:1、法律规则的三要素:假定条件、行为模式、法律后果。2、任何法律规则均由假定条件、行为模式和法律后果三个部分构成。
法律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立法法》 第六条 立法应当从实际出发,适应经济社会发展和全面深化改革的要求,科学合理地规定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的权利与义务、国家机关的权力与责任。
法律规范应当明确、具体,具有针对性和可执行性。
三、法律规范的逻辑结构如何
法律分析:属于法理学的内容,法律规则具有内在的严密的逻辑结构。法律规则主要由假定(条件)、行为模式、法律后果三个要素组成。
法律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 第五条 中华人民共和国实行依法治国,建设法治国家。国家维护法制的统一和尊严。一切法律、行政法规和地方性法规都不得同宪法相抵触。一切国家机关和武装力量、各政党和各社会团体、各企业事业组织都必须遵守宪法和法律。一切违反宪法和法律的行为,必须予以追究。任何组织或者个人都不得有超越宪法和法律的特权
四、法律规范的逻辑结构包括假定、行为模式、法律后果的说法的普遍性。
不能这样说。假定条件、行为模式、法律后果是法律规范的逻辑结构,就是理论上的逻辑要求,在一个具体法条中可以不完全包含三个要素,是可以省略的。
个人两个不同的点来理解的:
宪法似乎好像可能应该不具有可诉性,或者说诉讼程序中不能直接引用宪法作为法律依据。
条文里已经默示地含有了法律结果的部分,即非法搜查公民的身体应当承担相应法律责任,在刑事诉讼法中有明确规定。
观点不正确。
因为不能同宪法相对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