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盘查的法律依据有哪些?
盘查的法律依据主要是人民警察法。
《人民警察法》第九条 为维护社会治安秩序,公安机关的人民警察对有违法犯罪嫌疑的人员,经出示相应证件,可以当场盘问、检查;经盘问、检查,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可以将其带至公安机关,经该公安机关批准,对其继续盘问:
(一)被指控有犯罪行为的;
(二)有现场作案嫌疑的;
(三)有作案嫌疑身份不明的;
(四)携带的物品有可能是赃物的。
一是巜刑事诉讼法法》;
二是《公安机关办理案件的规定》;
三是本单位依法制定的规章制度等。
二、警察规定
法律分析:一,公安民警吸食、注射海洛因、冰毒、麻古、K粉、摇头丸等传统毒品或新型毒品的,一律给予开除处分。
二,公安民警违规使用枪支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规用枪致人死亡的,所在县市区公安局局长引咎辞职。
三,公安民警携带枪支饮酒,造成严重后果的,给予开除处分。
四,公安民警酒后驾驶机动车,造成严重后果的,给予开除处分酒驾驶机动车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五 公安民警工作时间饮酒的,一律给予纪律处分成严重后果的,给予开除处分。
六,公安民警使用无牌、套牌、假牌机动车辆的,给予纪律处分,领导干部免职警配偶子女使用无牌、套牌、假牌机动车辆的,对该民警给予纪律处分。
法律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人民警察法》
第四十八条 人民警察违反规定使用武器、警械,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尚不构成犯罪的,应当依法给予行政处分 降低或取消警衔。对受行政处分的人民警察,按照国家有关规定,可以降低警衔、取消警衔。停止执行职务、禁闭的措施。对违反纪律的人民警察,必要时可以对其采取停止执行职务、禁闭的措施。承担侵权赔偿责任。
第五十条 人民警察在执行职务中,侵犯公民或者组织的合法权益造成损害的,应当依照《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赔偿法》和其他有关法律、法规的规定给予赔偿。
三、人民警察法律法规怎么写
《人民警察法》、《公务员法》、《中华人民共和国人民武装警察法》,这是比较基本的。各种条例条令还有很多呢,例如《公安机关人民警察纪律条令》、《人民警察警衔条例》、《公安机关督察条例》、《中华人民共和国看守所条例》、《民用爆炸物品管理条例》等等。 如果你说经常用到的,那就是《治安管理处罚法》、《刑法》、《道路交通安全法》等。
四、当警察需要知道的法律
法律分析:如果办案人员说要带你回去协助调查,你最起码要申明自己的身份,看看是不是搞错了。据户籍调查显示全国叫张伟的有30万人,叫王芳的有27万人。曾经就有15岁少年因与嫌疑犯重名被刑拘,随后被当地人民法院以抢劫罪判处有期徒刑两年,在羁押期间,他还被带到多个学校当众念忏悔信。可见抓错人也不是天方夜谭,因此,面对陌生的办案人员一定要首先自报家门,并了解警方来意。如果信息有误应当立即说明并要求同去当地派出所户籍部门核实身份。对网上有文章支招查看公安人员的警官证的问题。廖宏浩律师认为实践中你可能根本没机会查就被控制。而且根据《公安机关人民警察盘查规范》第四条规定:“民警执行盘查任务时,应当着制式服装;未着制式服装的,应当出示人民警察证”也就是说民警只有没穿制式警服时,才必须出示警官证,并不是什么情况下都要出示的。
法律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人民警察法》
第一条 为了维护国家安全和社会治安秩序,保护公民的合法权益,加强人民警察的队伍建设,从严治警,提高人民警察的素质,保障人民警察依法行使职权,保障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顺利进行,根据宪法,制定本法。
第二条 人民警察的任务是维护国家安全,维护社会治安秩序,保护公民的人身安全、人身自由和合法财产,保护公共财产,预防、制止和惩治违法犯罪活动。
人民警察包括公安机关、国家安全机关、监狱、劳动教养管理机关的人民警察和人民法院、人民检察院的司法警察。
第三条 人民警察必须依靠人民的支持,保持同人民的密切联系,倾听人民的意见和建议,接受人民的监督,维护人民的利益,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
第四条 人民警察必须以宪法和法律为活动准则,忠于职守,清正廉洁,纪律严明,服从命令,严格执法。
第五条 人民警察依法执行职务,受法律保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