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以什么为依据

2023-08-02 64 0 举报/投诉

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以什么为依据

宪法。中国特色社会羡岁主义法律体系,是以宪法为统帅,为依据。以法律为主干,以行政法规、地方性法规为重要组成部分,行型由多个法律部门组成的有档派猜机统一整体。

二、在我国,所有的法律制定都必须以什么为依据?

在我国,所有的法律制定都必须以《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为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是国家的根本法,是治国安邦的总章程哗裤,适用于国家全体公民,是特定社会政治经济和思想文化条件综合作用的产物,集中反映各种政治力量的实际对比关系。

确认革命胜利成果和现实的民主政治,规定国家的根本任务和戚芦敬根本制度,即社会制度、国家制度的原则和国家政权的组织以及公民的基本权利义务等内容。

我国现行的立法体制是结合我国具体情况独创的一种“一元、两级、多层次”的立法体制。所谓一元,是指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规定,我国是一个单一制的多民族国家,因此,我国的立法体制是同一的,一体化的,全国范围内指存在一个统一的立法体系,不存在两个或两个以上的立法体系。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

第一条 中华人民共和国是工人阶级领导的、以工农联盟为基础的人民民主专政的国家。

制度是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根本制度。中国共产党领导是中国特色最本质的特征。禁止任何组织或者个人破坏制度。第五条 中华人民共和国实行依法治国,建设法治国家。

国家维护法制的统一和尊严。

一切法律、行政法规和地方性法规都不得同宪法相抵触。

一切国家机关和武装力量、各政党和各社会团体高慎、各企业事业组织都必须遵守宪法和法律。一切违反宪法和法律的行为,必须予以追究。

任何组织或者个人都不得有超越宪法和法律的特权。第二条 中华人民共和国的一切权力属于人民。

人民行使国家权力的机关是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和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

人民依照法律规定,通过各种途径和形式,管理国家事务,管理经济和文化事业,管理社会事务。

三、制定法律的依据是什么

问题一:我国制定各项法律的依据是什么 我国制定各项法律的依据是《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

《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以法律的形式确认了中国各族人民奋斗的成果,规定了国家的根本制度族卖和根本任务,是国家的根本法,具有最高的法律效力。全国各族人民、一切国家机关和武装力量、各政党和各社会团体、各企业事业组织,都必须以宪法为根本的活动准则,并且负有维护宪法尊严、保证宪法实施的职责。

《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是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根本大法,规定拥有最高法律效力。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曾于1954年9月20日、1975年1月17日、1978年3月5日和1982年12月4日通过四个宪法,现行宪法为1982年宪法,并历经1988年、1993年、1999年、2004年四次修订。

宪法的地位:

是我国的根本大法,是治国安邦的总章程,是保持国家统一、民族团结、经济发展、社会进步和长治久安的法律基础,是中国 *** 执政兴国、团结带领全国各族人民建设中国特色的法律保证。

1.宪法是其他法律的立法基础,其他法律是宪法的具体化;

2.任何法律不得同宪法相抵触,否则无效;

3.宪法是治国安邦的总章程;

4.宪法是最高行为准则;

5.宪法是国家的根本法。

问题二:我国制定法律的依据是什么?是基本国情吗? 基本上是这样的,因为法律调整的是整个社会关系,而现有的我国的户会关系即我国的国情,因此,我国制定法律的依据就是根据现有的政治经济文化等基本国情。当然,这里的国情除了指国内的基本情况,还应该包括国际环境。

问题三:各种法律立法的目、依据是什么? 你好!

刑 法:为了惩罚犯罪,保护人民;根据宪法,结合我国同犯罪作斗争的具体经验及实际情况,制定本法。

民 法: 为了保障公民、法人的合法的民事权益,正确调整民事关系,适应现代化建设事业发展的需要;根据宪法和我国实际情况,总结民事活动的实践经验,制定本法。

刑事诉讼法: 为了保证刑法的正确实施,惩罚犯罪,保护人民,保障国家安全和社会公共安全,维护社会秩序;根据宪法,制定本法。

民事诉讼法:保护当事人行使诉讼权利,保证人民法院查明事实,分清是非,正确适用法律,及时审理民事案件,确认民事权利义务关系,制裁民事违法行为,保护当事人的合法丛穗燃权益,教育公民自觉遵守法律,维护社会秩序、经济秩序,保障建设事业顺利进行;以宪法为根据,结合我国民事审判工作的经验和实际情况制定。

劳 动 法:为了保护劳动者的合法权益,调整劳动关系,建立和维护适应市场经济的劳动制度,促进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根据宪法,制定本法。

问题四:法律制定和执行的依据是什么? 法律制定有严密程序,要以《宪法》为根本,不能违背。

执行需要内部外部的监督。

问题五:法律的渊源、制定法律的依据是什么? 法的本质,是对反映社会公平正义,符合社会统治阶层思想的社会秩序的安排与规范。因此,法律的渊源不仅仅来源于议会的投票表决,也来源于思想家的头脑。在不同的法律体系的国家,法律的渊源也各有不同,在英美判例法体系国家,大法官的判例,就可以作为今后制定法律的依据,在资产阶级革命的早期时代,法律的制定,则主要来源于启蒙思想家的思想启蒙的影响,卢梭的社会契约论的思想深刻地影响了全世界的人民,以至于成为现代社会制定宪法的思想来源与依据。中国的法律的制定,也不应该仅仅局限于全国人大的那些反人民的代表的投票器的表决,而应该根据社会的公平正义原则,由广大人民来判断、讨论,在 *** 的领导下,通过社会思想的碰撞,讨论,争论,逐渐地形成有利于社会进步的法律和法规。中国的法律、法规的制定,不仅仅只有人大这样唯一的来源,公平正义的思想也是法律的产生渊源,是推动社会改进其法制的动力。

问题六:《民法总则》制定的法律依据是什么? 法律依据是宪法。

《民法总则》第一条规定:为了保护民事主体的合法权益,调整民事关系,维护社会和经济秩序,适应中国特色发展要求,弘扬核心价值观,根据宪法,制定本法。

问题七:制定财务制度的法律依据是什么 制定财务制度的法律依据是《中华人民会计法》、《渗虚企业会计准则》。

问题八:我国普通法律的制定都以宪法为依据说明了什么? 说明宪法在国家的最高地位,体现最高的国家意志,具有最高的法律地位。

同时,宪法统领一个国家的立法行为,也是一个国家法律体系和司法体系统一的必要保障。只有这样,在司法实践中,法律之间才不会“打架”,司法机关才具有切实的可操作性。

希望能帮到你

问题九:法律制定和执行的根本依据是什么?考研题 统治阶级意志说认为,法律制定和执行的根本依据是统治阶级意志 .

而在我国党代表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

所以在我国法律代表的是人民的意志和利益的体现,也就是说根本依据是全国各族人民的根本利益。

相关文章

在高空工作大车把电杆撞到了导致人受伤,责任怎么处理想听律师的说法
法律上对于高空抛物的处罚有哪些?好律师网
房屋买卖合同
中学法律知识讲座稿 中学法律知识讲座稿
合同纠纷的追诉期应该从什么时候开始算?
求青少年法制教育演讲稿.要求1000千字以上,以学生口吻写,明天要交,急急急!!!!!

发布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