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般抑郁症患者的抑郁症状有晨重夜轻的规律,这类规律与下丘脑垂体一脑垂体一肾脏轴功能出现异常、褪黑素分泌的转变、睡眠脑电的更改有关。
1,神经内分泌功能尤其是下丘脑垂体一脑垂体一肾脏轴(HPA)的功能出现异常在抑郁症的病发中起着关键功效。
正常人肾上腺分泌醛固酮有典型性的昼夜节律,每日晨3一5时开始上升,至9一10时达高峰期,随后慢慢降低,至深夜12时最少。
抑郁症患者多有HPA轴活动较为亢奋,分泌提早1一2钟头,即在晨1一3时分泌上升而无夜间自发醛固酮分泌抑止,血醛固酮水准明显提高,因为抑郁症患者的醛固酮分泌规律提早,故发生早醒及晨重夜轻的状况。
2,褪黑素分泌的转变。
褪黑素又被称为松果体激素,是由松果体分泌而且出现显著的昼夜节律转变,大白天分泌降低,夜晚分泌提升。
褪黑素的微生物生成和分泌关键受去甲肾上腺激素的调整,与此同时,5一轻色胺是褪黑素的前体,抑郁症患者脑内5一轻色胺成分的减少能致褪黑素生成降低。
在抑郁症患者中褪黑素的分泌发生了相位差翻转,晚间血褪黑素的分泌峰较显著延迟时间,造成患者入眠困难及晨间病症加剧。
3,睡眠脑电的转变。
抑郁症的睡眠阻碍可以主要表现为入眠困难、晚间覺醒增加、梦多、早醒、睡眠感欠缺等形式多样。
根据对睡眠脑电的科学研究发现,患者的这种睡眠阻碍与许多更改有关,如快波睡眠替伏期减少、快波睡眠時间增加、第一个睡眠周期时间中快波睡眠时程增加、快波睡眠相对密度提升等快波睡眠脱抑止,及其慢波睡眠降低、慢波波动幅度减少。
根据治疗,一些出现异常的睡眠指标值在又会修复正常。
入眠困难和晚间覺醒增加由此可见于多种多样疾病,而早醒是抑郁症最具有非特异的睡眠阻碍,是抑郁症关键的分子生物学标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