沉郁雅致古朴隽永—沈兼士书法

2019-06-19 981 0 举报/投诉

沉郁雅致古朴隽永—沈兼士书法
作者 管继平
    上世纪的二十年代,北大名师中的昆仲档有“三沈二周二马”之谓,皆具盛名。“二周”者不用详介了,即鲁迅兄弟也.“二马”实际是“五马”(五兄弟),但五兄弟中任北大教授的仅是马裕藻、马衡俩,故称“二马”。而“三沈”,除诗人、书法家沈尹默最为人熟知外,其余两位或许今人已逐渐淡忘了,即沈士远、沈兼士也。

沈兼士书法作品

    沈士远是尹默之兄,著名庄子专家。曾任北京大学预科乙部教授、庶务部主任等职。沈兼士为尹默之弟,是著名的中国语言文字学家、文献档案学家。早年随兄沈尹默东渡日本求学,入东京物理学校。时章太炎先生居东瀛,沈兼士和鲁迅、许寿裳、钱玄同、马裕藻等人同拜于章太炎的门下,学文字、音韵之学,这可能也就使他日后成为语言文字学家的缘起吧。    顺便说一句,这“三沈二周二马”多为“留日派“,在北大时他们还非常团结,所以若遇上矛盾争斗诸事,颇为他人所忌惮。如一九二五年,在北京女师大风潮中,为了声援女师大学生的正义斗争,沈尹默、沈兼士同兽迅兄弟及马裕藻、钱玄同等人站在一起,发表了七人签名的《对于北京女子师范大学风潮宣言》。七人中,竟有“二沈二周一马”。    沈兼士和鲁迅先生的关系,用现在的话说,始终很“铁”,这点我们在鲁迅的书信日记中,常可看到相关细节。一九二六年底,鲁迅决意离开厦门大学时,同在厦大任国学系主任的沈兼士.也毅然一同辞职离开,表示了与兽迅“同进同出”的决心。沈兼士的书法虽不如乃兄沈尹默有名,但却是沉郁雅致、古朴隽永的学者书法,也深得鲁迅的赞赏。一九三三年,鲁迅和郑振铎一同编《北平笺谱》时,他俩京沪多次鱼雁往还,在题签的人选上,鲁迅最终还是选定了兼士。来源书法屋,书法屋中国书法学习网。    作为古文字学者的沈兼士,其书尤其是甲骨钟鼎文字,当属最为擅长的一路。如图的一幅“幕Kr季子白盘文”,就写得非常的谨严而有法度,线条工稳舒展,蕴藉有味。结体方正中略带修长,清秀洒脱。点画的方折使转上,不急不缓,不燥不涣,且十分的妥贴到位。应该说,这是我所见的沈兼士先生墨宝中非常精到的一幅书法作品。沈先生还遭写小篆、楷书、行草诸体,小篆基本是用“说文”的字体,写得也颇工整秀丽;而在他的尺犊书法中,其行草书则用笔潇洒随意,结体略呈方扁状,而提按顿挫似有明显的章草意味。不过,也许是个人的偏爱所致,我以为沈兼士的书法还是钟鼎文写得最好,书风也格外高致。或许,这就是文字学家的独到优势了,他所蕴含的学问于书法中不知不觉地体现或不体现,那就是他人所最难企及的。    沈兼士先生为人朴实厚道,为学却深邃而多有发展。语言学家、北大名师周祖漠教授是沈兼士先生的弟子,曾撰文回忆道:“先生身材既高,风神潇洒。从一九一二年起就在北京各大学授课,他不仅对中国的历史文化和学术有深刻的理解,而且思想开阔,对西方的科学文化的发展也非常重视。在学术上他不是一位抱残守缺的学者,而是博识古今中外的通人。”五四新文化运动时,尽管当时受西学的影响与冲击,有些学者甚至提出了“汉字拉丁化”的观点,如沈兼士的同门师兄、研究小学经学的大师钱玄同先生,一度就要做“汉字的叛徒”,要把自己的名姓也像“扔破鞋一样扔掉’!但沈兼士并没有狂躁,他仍深人地沉潜于汉语言文字的研究,在训话、文字、音韵、文献档案学等领域独有所识,建树颇丰。他倡导并坚持运用形音义三方面的婚变,来研究汉字的字族,这是许慎之后一千八百年来“第一个从文字发展的角度来研究汉字而提出新见解的学者”(刘又辛《沈兼士先生文字训沽研究述评》)。他首创汉字起源于“文字画”和“初期意符字”等学说,逐渐为后世更多的材料所证实。就连一向以不轻易赞许他人的古文字学家唐兰先生,在他自著的《中国文字学》中,也评价沈兼士先生为“最卓越之训沽学家,一人而已”。

沈兼士书法作品

    据说,沈兼士先生平时虽认真严谨、不苟言笑,然内心却极平易谦和。有一则掌故颇为传神,说在北大,沈先生讲课时,总是闭着眼讲,一直讲到下课,才睁开眼睛,走出教室。当然,传说总会有所夸张的。但我想,一位能始终“闭着双眼讲课”的先生,如果不是出于过多的自信,那一定就是过度的自谦了。或者,两者兼而有之吧。来源书法屋,书法屋中国书法学习网。    外表谦和的学人往往会有一颗刚强而正直的内心。抗战时北京沦陷,沈兼士先生仍在辅仁大学授课。其女儿回忆说:“由于先父性刚烈,每谈国事,不顾场合,必痛管敌伪而后快,以此深为敌伪所忌。”后被特务检举欲加害,幸而他事先获知,于一九四三年冬去西安转到了内地重庆,方平安脱险。在重庆时沈先生蓄须明志,表明沦陷区倘不光复则不剃须。    曾读到一篇当年辅仁大学学生的回忆文章,说这名学生曾向沈先生求书,沈先生慨然应允。几天后给他写了一幅甲骨文对联,除落款“沈兼士’及其一方印章“兼士集卜辞”外,其余甲骨文字也认识不了几个,意思更是不明白。本欲请教沈先生,后恰逢沈离开辅仁去重庆了。直至一九四七年沈先生下世,他始终错过了向先生请教的机缘。然而,沈先生的这幅对联到底写的什么内容呢?他一直等到了解放后请教了陆辛农先生,陆老展开一看,随即便念出了联句:“九有无人御虎兑.万方今日竞龙蛇。”并娓娓解释道:“九有,即九州。上联说九州大地沦丧,一任虎兑横行……这是沈先生借句抒怀啊!沈先生居然敢于在沦陷区内写出这样激愤的抗日联句,真是难能可贵!”在当时,这样的句子若是被告密发现的话,可是掉脑袋的事。好在那幅对联是用甲骨文书写,一般人是难以识读的,更遑论汉奸或日本宪兵了。这,就是学者的智怠。

相关文章

赵壹·非草书-历代书法理论
崔瑗·草书势-历代书法理论
许慎·说文解字序-历代书法理论
蔡邕·篆势、笔论、九势-历代书法理论
钟繇·用笔法-历代书法理论
卫铄·笔阵图-历代书法理论

发布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