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孝胥书法:何当掷笔晚天际

2019-06-19 1,015 0 举报/投诉

郑孝胥书法:何当掷笔晚天际
作者 管继平

    前些年恰逢交通银行创建百年之庆,笔者无聊,曾有意无意问过儿位银行的朋友,是否知道“交通银行”这块老招牌为谁所书?然均无以对之。不过也难怪,百年前的一块招牌为谁所书确实没有记着的必要。但说起题书者郑孝胥其人,尽竹晚节大有问题,当过伪满洲国的国务总理,然而若就诗论诗、就字论字的话,这位诗人兼书法家的郑海藏,似仍无不可一说之处。

郑孝胥书法对联书法作品
    郑孝胥在题写“交通银行”时(一九O八年)己四十八岁,这年龄对过去的文人而言,正是学问思想和艺术水准都臻于成熟稳定的高峰期,此时的郑氏书法,似还没有晚年的书风那样夸张而带有习气,“交通银行”四字,倒真是写得笔法开张,骨力清奇,虽历经百年也毫无逊色。民国前后,郑孝胥的书法可谓红极一时,当年请他题匾或报刊题头还真不少,后因其沦为汉奸,时人避之扰恐不及,以致牌匾纷纷被更换或铲除,故市面其书渐不多见矣,而“交通银行”四个字,或许也算是留存极少的几颗“硕果”了吧。    最早“认识”郑孝胥其人,大概应是在溥仪的那本回忆录《我的前半生》之中。书中写到甲骨文专家罗振玉和郑孝胥俩,简直就是一对冤家。为了在逊帝面前争宠,互相不惜用尽手段,勾心斗角。当年著名学者王国维跳湖自尽,罗振玉假造遗折骗取皇帝溢封一事,就是被郑孝胥利用买通其仆役而获知并传开的。可悲的是,尽管罗、郑对“皇上”称得上是忠心耿耿,但他俩在溥仪的笔下似乎都不是什么“好鸟”,即便是郑,好时被皇上倚为股胧心腹之人,喻为“荣禄”之于“慈禧”,而一旦坏事或有所不洽,则唆使怂恿之罪责皆推于郑氏。此也可谓“伴君如伴虎”之实证也。来源书法屋,书法屋中国书法学习网。    然抛开政治与人品,平心而论,在清末民初的郑孝胥,其诗和书法都是有相当地位的。他的诗,被誉为是“同光体”的领军人物,其诗“意度简穆,韵味淡远,造语生峭,清言见骨”。民国时目录学家汪辟疆曾著《光宣诗坛点将录》,将郑孝胥比作“天是星玉麒麟卢俊义”.即按在了“第二把交椅”之上,可见其诗坛的地位。郑入张之洞幕府时,张对其诗也是大为激赏,认为“出己之上”,并有“子之才笼罩一世,无施不可”等赞语。郑孝胥遗有《郑孝胥口记》和《海藏楼诗集》,两大巨著都非常的“海量”,对研究其人其诗以及其身边的人事均有极高的史料价值。“海藏楼”是民初时他栖隐上海的书斋,取东坡“万人如海一身藏’的诗句,自题书斋为海藏楼。那时他以逊清遗老蛰居于沪上,并组成“丽泽文社”,与遗老们诗书唱和,以文会友。在w书自给的同时,还创办了“有恒心字社”,课徒教字,过着优哉游哉的名士生活。据说郑孝胥年书所得润资多则可达一万二千元,我查了《近现代金石书画家润例》一书,那时他的四尺五尺对联,润格也仅为四元和六元之间,若每月要有千元的收入,可见求书者的数量还是颇为可观的。不过,郑孝胥的书法少年时即享誉闽中。他二十二岁乡试中举,而且是考了个榜首(即解元),若是没有一点实力,想一举夺魁谈何容易。那年同榜为福建壬午科(一八八二年)举人的还有林琴南、陈石遗等,后均为一时名流。即使在中举前,郑孝胥就已经略有书名了,时常应邀为人题扇书联,忙得不亦乐乎。我读过他早期的一幅小楷书法,团扇上题诗两首,写得清正秀逸,自然端庄。他的字初学唐宋诸家,楷书尽得颜柳苏黄之规矩整伤.有很深的功力。后转向碑学,以六朝为始,上窥三代,下艳唐宋,将碑帖揉合交融,重神理气韵,讲笔墨内涵,加之其不俗的诗心文胆,终立足于民国书坛,引起世人瞩目。

郑孝胥书法作品

    郑孝胥篆隶楷行俱能,他主张作书“楷隶相参”,因为“今楷源于隶书,有志书学者,通乎隶,可悟四体相通之妙”。他的隶书.得之《张迁碑》、《西狭颂》等,参以楷书的方峻用笔,也受清代何绍基的影响,写得朴厚又带些迟涩感。依我看郑孝胥无论楷书还是隶书,皆从何绍基处多有借鉴,他曾有诗赞日:“目中有蚝史,他书不能观。”表明了他对何绍基书法几乎是至高无上的服膺。    当然,在继承传统与开创自我的这一对艺术矛盾上,郑孝胥应该说还是有非凡的能耐和超强的胆略与智慧的。他曾在一首《题董玄宰字卷》诗中言:“何当掷笔院天际,胸无古人任自为。”体现了郑氏作为诗人的豪迈和作为书家的自信!他晚年那带有强烈自我风格的行楷书,落笔轻快,收笔重按,结字狭长,但上紧收而下舒展,尤其是横画的转折和带有弧度隶意的捺脚,已成明显的郑氏招牌,虽不有夸张的耸肩翻毫之习气.但其笔墨之奔放、气息之古拙、线条之坚挺、格局之大气,无不透散出“翰逸神飞,立异标新”之境。难怪沙孟海先生的《近三百年的书学》中在评论郑孝胥书法时,给了极高的评价:“可以矫正赵之谦的飘泛,陶浚宣的板滞和李瑞清的颤笔的弊端的,只有郑孝胥了。他的早年是写颜字出身的,晚年才写六朝字,他的笔力很坚挺,有一种清刚之气……”来源书法屋,书法屋中国书法学习网。    所谓“清刚之气”我想实非一般书家所能为。按理郑孝胥晚节有亏,套用一句“书品即人品”的名言,他的字也实在难以担当“清刚”二字。其实,清亡后郑孝胥在上海做寓公,不再出仕,凭他的渊厚学识,以诗书自娱本应是绰绰有余了,然而诗人毕竟不甘寂寞,终致晚年立身一败,真让人不得不生出“卿本佳人,奈何作贼”之慨叹。

相关文章

赵壹·非草书-历代书法理论
崔瑗·草书势-历代书法理论
许慎·说文解字序-历代书法理论
蔡邕·篆势、笔论、九势-历代书法理论
钟繇·用笔法-历代书法理论
卫铄·笔阵图-历代书法理论

发布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