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选回答
1、夏至三候是夏至后15天的三个时间段。我国民间把夏至后的15天分成3“时”,一般头时3天,中时5天,末时7天。
2、夏至三候是一候鹿角解、二候蝉始鸣、三候半夏生。这期间我国大部分地区气温较高,日照充足,作物生长很快,生理和生态需水均较多。此时的降水对农业产量影响很大,有“夏至雨点值千金”之说。
3、夏至三候是1400多年前确定的,《荆楚岁时记》中记有:“六月必有三时雨,田家以为甘泽,邑里相贺。”可见在1000多年前人们已对此降雨特点有明确的认识。《荆楚岁时记》,是记录中国古代楚地岁时节令风物故事的笔记体文集,由南北朝梁宗懔(约501-565)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