项鸿祚

太常引·客中闻歌评解

评解 作者:佚名 项鸿祚被人称为“别有怀抱者”,其词往往一波三折,“辞婉而情伤”。此词上片先写杏放燕飞,春光大好,继以“偏是”转至“风凄雨凉”;下片写柳飘桃小,独自思量,继以“刚待…

清平乐·池上纳凉赏析

赏析 作者:佚名 此词写夏夜在庭院荷塘边乘凉的情景。上片写夜的宁静清幽,下片刻画乘凉时的心情。夏末纳凉,临水扶醉,听荷塘一阵雨过,想到过了今夜,这声音即将变做秋声。自是词人体物感时…

减字木兰花·春夜闻隔墙歌吹声评解

评解 作者:佚名 残夜花香,月满西楼,醉倚绿琴,无人相伴。一枕新愁,心绪阑珊。而繁笙脆管,隔墙传来,使人难于入梦。结句“只有垂杨,不放秋千影过墙”,含蓄地透露了诗人“一枕新愁”辗转…

太常引·客中闻歌译文及注释

译文及注释 作者:佚名 译文正值杏花开放,燕子也飞来飞去的忙碌,这一切都显出春景的美。偏偏就因为春光绚丽,这几日中,风的号子是那么的凄凉,雨打在身上也是那么的冷。杨柳的枝叶四处飘散…

清平乐·池上纳凉注释

注释 作者:佚名 ①清话:清新美好。②桃笙:指竹席。据说四川闽中万山中,有桃笙竹,节高而皮软,杀其青可做簟,暑月寝之无汗,故人称簟为桃笙。 清平乐·池上纳凉 作者:项鸿祚 水天清话…

减字木兰花·春夜闻隔墙歌吹声注释

注释 作者:佚名 ①阑珊:哀残。此处形容人物情绪。②残夜:夜将尽。 减字木兰花·春夜闻隔墙歌吹声 作者:项鸿祚 阑珊心绪,醉倚绿琴相伴住。一枕新愁,残夜花香月满楼。繁笙脆管,吹得锦…

减字木兰花·春夜闻隔墙歌吹声

减字木兰花·春夜闻隔墙歌吹声 作者:项鸿祚 阑珊心绪,醉倚绿琴相伴住。一枕新愁,残夜花香月满楼。繁笙脆管,吹得锦屏春梦远。只有垂杨,不放秋千影过墙。

清平乐·池上纳凉

清平乐·池上纳凉 作者:项鸿祚 水天清话,院静人销夏。蜡炬风摇帘不下,竹影半墙如画。醉来扶上桃笙,熟罗扇子凉轻。一霎荷塘过雨,明朝便是秋声。

太常引·客中闻歌

太常引·客中闻歌 作者:项鸿祚 杏花开了燕飞忙,正是好春光。偏是好春光,者几日、风凄雨凉。杨枝飘泊,桃根娇小,独自个思量。刚待不思量,吹一片、箫声过墙。

阮郎归·吴门寄家书

阮郎归·吴门寄家书 作者:项鸿祚 阖闾城下漏声残,别愁千万端。蜀笺书字报平安,烛花和泪弹。无一语,只加餐,病时须自宽。早梅庭院夜深寒,月中休倚阑。

水龙吟·秋声

水龙吟·秋声 作者:项鸿祚 西风已是难听,如何又著芭蕉雨?泠泠暗起,澌澌渐紧,萧萧忽住。候馆疏(石甚),高城断鼓,和成凄楚。想亭皋木落,洞庭波远,浑不见,愁来处。此际频惊倦旅,夜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