韩翃

章台柳·寄柳氏

章台柳·寄柳氏 作者:韩翃 章台柳,章台柳,颜色青青今在否?纵使长条似旧垂,也应攀折他人手。(版本一) 章台柳,章台柳,往日依依今在否?纵使长条似旧垂,也应攀折他人手。(版本二) …

章台柳·寄柳氏赏析

赏析 作者:佚名   这首作品,有人认为是诗,有人认为是词(词牌名为“章台柳”)。在《全唐诗》中,卷二四五中收录此作,定为诗,题为“寄柳氏”;卷八九〇又收录此作,定作词,题为“章台…

章台柳·寄柳氏创作背景

创作背景 作者:佚名 韩翃是大历十才子之一,他与柳氏有一段富有传奇色彩的爱情故事。据唐人许尧佐《柳氏传》和孟棨《本事诗》记载,韩翃少负才名,孤贞静默,所与游者皆当时名士。一富家李生…

宿石邑山中“秋河隔在数峰西”赏析

“秋河隔在数峰西”赏析 作者:佚名   此句其实意味独特,手法巧妙。   其一,对于描绘主体“秋河”而言,诗人写出了它先前本在峰前峰头呈现,此刻虽被山峰“隔”断遮掩,却仍在西天的特…

宿石邑山中鉴赏

鉴赏 作者:佚名   这首七绝以极简炼的笔触,描绘了石邑山变幻多姿的迷人景色。石邑,古县名,故城在今河北获鹿东南。石邑一带为太行山余脉,山势逶迤,群峰错列,峻峭插天。起句“浮云不共…

章台柳·寄柳氏译文及注释

译文及注释 作者:佚名 译文借问章台的柳啊,过去你是那样婀娜多姿,如今你还和往日一样吗?纵然那细长柔嫩的枝条,飘垂如故,恐怕也被他人攀折得不像样了。 注释⑴寄柳氏:韩翃和柳氏赠答故…

宿石邑山中鉴赏

鉴赏 作者:佚名   这首七绝以极简炼的笔触,描绘了石邑山变幻多姿的迷人景色。石邑,古县名,故城在今河北获鹿东南。石邑一带为太行山余脉,山势逶迤,群峰错列,峻峭插天。起句“浮云不共…

寒食 / 寒食日即事赏析二

赏析二 作者:佚名   寒食是我国古代一个传统的节日,在清明前两天,是从春秋时传下来的,是晋文公为了怀念抱木焚死的介子推而定的。   据孟棨《本事诗》记载:德宗时制诰缺乏人才,中书…

寒食 / 寒食日即事赏析一

赏析一 作者:佚名   开头一句“春城无处不飞花”。“春城”指春天里的都城长安。“飞花”即花瓣纷纷飘落,点明暮春季节。“无处不”,用双重否定构成肯定,进而写出整个长安柳絮飞舞,落红…

同题仙游观鉴赏

鉴赏 作者:佚名   此诗写道士的楼观,是一首游览题咏之作,描绘了雨后仙游观高远开阔、清幽雅静的景色,盛赞道家观宇胜似人间仙境,表现了诗人对道家修行生活的企慕。   诗的前三联描绘…

酬程延秋夜即事见赠评析

评析 作者:佚名 这是一首酬答诗,为了酬诗,而通宵未眠,足见彼此心期之切。前半首写秋夜,声色俱全。颔联属对,尤其自然秀逸。颈联写更深夜阑,心期而不得入眠。末联写吟咏赠诗,不觉已鸦噪…

宿石邑山中注释

注释 作者:佚名 ⑴山霭(ǎi):山中的云气。⑵秋河:指天上的银河。[3]迷:分辨不清。[4]暂:短暂,突然。 1、 《古代汉语词典》.吉林大学出版社,2002年10月版 宿石邑山…

寒食 / 寒食日即事译文及注释

译文及注释 作者:佚名 译文暮春的长安城里漫天舞着杨花,寒食节东风吹斜了宫中的柳树。黄昏开始宫里颂赐新蜡烛,率先升起在皇庭贵族的宫里。 注释1、寒食:清明前一日谓之寒食,即禁烟节,…

同题仙游观译文及注释

译文及注释 作者:佚名 译文在仙台上刚见到五城楼,夜雨初停景物冷落凄清。晓山翠色遥连秦地树木,汉宫砧声报讯寒秋来临。空坛澄清疏松影落水底,小洞清幽细草芳香沁人。何必去寻找世外的仙境…

酬程延秋夜即事见赠译文及注释

译文及注释 作者:佚名 韵译我早早地枕着竹席迎风纳凉,清虚的秋夜京城荡漾着月光。一行秋雁高高地掠过了星空,千家万户传来了捣衣的声响。看节候应该是到了更深夜阑,思念友人心灵相期睡觉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