蒋捷

梅花引·荆溪阻雪中心思想

中心思想 作者:佚名 宋末词人蒋捷的这首《梅花引》,表现了他乘船阻雪于荆溪(在今江苏南部)时的惆怅情怀。词中以悠扬的节奏、活泼的笔调,在冷清的画面上,织进了热烈的回忆和洒脱的情趣;…

梅花引·荆溪阻雪赏析一

赏析一 作者:佚名   荆溪(在今江苏南部)是作者蒋捷的家乡,可谓词人行踪的一个见证。他曾多次经此乘舟外行或归家,而这首《梅花引》正是他在途中为雪困,孤寂无聊之际,心有所感而写成的…

梅花引·荆溪阻雪赏析二

赏析二 作者:佚名   “白鸥问我泊孤舟,是身留,是心留?”“心留”指乐意羁留,“身留”是出于被迫。途中遇雪,不能航行,泊舟岸边,自然不是“心留”。词人起笔突兀,出示幻象以虚写实。…

霜天晓角·人影窗纱赏析

赏析 作者:佚名   从词意看,这首词的主人公应是一位妇女。起句“人影窗纱”,点明她看见窗纱上映出人影。“是谁来折花?”她心里想,这是谁来折花呢?她没有怀疑这人会来干别的,首先想到…

霜天晓角·人影窗纱创作背景

创作背景 作者:佚名 对于这首词,有人以为“绝对不可能那么简单就写‘折花’这件事”.而是有所寄托的。据此认为:“此词,可能创作于南宋恭帝被掳北去,宋端宗在福州、潮州等处建立小朝廷之…

燕归梁·凤莲赏析一

赏析一 作者:佚名   蒋捷素喜咏莲花,这首词是其咏风莲之作。    “我梦唐宫春昼迟,正舞到、曳裾时。”在词中的想象之中,她是作霓裳羽衣之舞唐宫美人。景境迷离,裙禝飘雾,伴随着光…

燕归梁·凤莲赏析二

赏析二 作者:佚名   试设想这样一个境界:当残暑季节的清晓,一阵阵的凉风,在水面清圆的万柄荷伞上送来,摆弄得十里银塘红翠飞舞。这晓风,透露给人们一个消息,莲花世界已面临秋意凋零的…

虞美人·听雨意境

意境 作者:佚名   原作中前两个听雨的场景是同一个人(作者)的一种回忆。红烛昏罗帐,其中“昏”一词很好地展现了一种迷离的感觉,一种隐约的氛围,像是回忆之感。断雁叫西风的感觉也是宏…

虞美人·听雨赏析

赏析 作者:佚名   这是蒋捷自己一生的真实写照。词人曾为进士,过了几年官宦生涯。但宋朝很快就灭亡。他的一生是在颠沛流离中度过的。三个时期,三种心境,读来也使人凄然。   这首词作…

虞美人·梳楼赏析

赏析 作者:佚名   这是一首描写羁旅他乡凄迷心境的词。蒋捷这首词,字字锤炼,用句精巧,但也平淡,也是一首不可多得的佳作。   “丝丝杨柳丝丝雨,春在溟蒙处。”杨柳丝丝,细雨绵绵,…

一剪梅·舟过吴江赏析二

赏析二 作者:佚名   这是一首写在离乱颠簸的流亡途中的心歌。明艳的春光与凄楚的神魂在强烈地对照着,春深似海,愁深胜似海,在时光的流逝中,“春愁”却无法排遣。于是从看似浏亮的声韵中…

一剪梅·舟过吴江赏析一

赏析一 作者:佚名   吴江指滨临太湖东岸的吴江县。这首词主要写作者乘船漂泊在途中倦懒思归之心情。   起笔点题,指出时序,点出“春愁”的主旨。“一片春愁待酒浇”,“一片”言愁闷连…

声声慢·秋声赏析

赏析 作者:佚名   以“秋声”为题材的作品并不多见,欧阳修有《秋声赋》为赋之代表,而蒋捷这首《声声慢》亦堪称词中楷模了。在词中,写了一个秋夜中的种种秋声。笔锋非凡,意味亦显独特。…

女冠子·元夕赏析

赏析 作者:佚名   元宵佳节是历代词人经常吟咏的话题。在百姓心中,元宵节也最重要,最热闹。蒋捷这首词作于宋亡之后,词中寄寓了他对故国的深切缅怀之情。   全词起笔“蕙花香也。雪睛…

贺新郎·梦冷黄金屋赏析

赏析 作者:佚名   这是一首抒发亡国之痛的词。谭献在《夏堂词话》评论说:“瑰丽处鲜妍自在”。可此词用笔极为婉曲,意境幽深,极尽吞吐之妙。   “梦冷黄金屋”词中描写的对象乃是一位…

加载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