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佺期

回波乐

回波乐 作者:沈佺期 回波尔时佺期,流向岭外生归。身名已蒙齿录, 袍笏未复牙绯。

杂诗三首·其三鉴赏

鉴赏 作者:佚名   自汉魏以来,诗人常以“杂诗”为题写诗,类似“无题”诗,内容多是慨叹人生或离别相思的。沈佺期写有《杂诗三首》,都写闺中怨情,流露出明显的反战情绪。这里选的是第三…

杂诗三首·其三译文及注释

译文及注释 作者:佚名 翻译  早就听说黄龙城有战争,  连续多年不见双方撤兵。  可怜闺中寂寞独自看月,  她们思念之心长在汉营。  今晚上少妇的相思情意,  正是昨夜征夫想家之…

寒食评析

评析 作者:佚名   在此诗中,沈佺期运用早期宫廷诗的“封闭式”结尾,并能利用这种巧妙的结尾表现个人情绪。   寒食节本来意味着快乐和团聚,但对于游子来说,却只能突出他的孤独。“然…

古意呈补阙乔知之 / 古意 / 独不见创作背景

创作背景 作者:佚名 此诗题一作“古意呈乔补阙知之”,又作“古意呈补阙乔知之”,疑为副题。乔补阙为乔知之,万岁通天(武则天年号,696—697)年间任右补阙,此诗当作于此时。 古意…

古意呈补阙乔知之 / 古意 / 独不见鉴赏二

鉴赏二 作者:佚名   全诗从多侧面塑造出一位空阁独居的少妇形象.诗一上来就运用传统的比兴手法写"卢家少妇郁金堂,海燕双栖玳瑁梁".以玳瑁装饰的画梁上双栖海燕的…

古意呈补阙乔知之 / 古意 / 独不见鉴赏一

鉴赏一 作者:佚名   这首七律,是借用了乐府古题“独不见”。郭茂倩《乐府诗集》解题云:“独不见,伤思而不得见也。”此诗的主人公是一位长安少妇,她所“思而不得见”的是征戍辽阳十年不…

夜宿七盘岭创作背景

创作背景 作者:佚名 此诗是沈佺期被流放驩州(辖境相当今越南义安省南部和河静省)途中写的。沈佺期因为趋附张易之,“会张易之败,遂长流驩州”(《新唐书·列传第一百二十七》)。这首诗即…

夜宿七盘岭赏析

赏析 作者:佚名   这首五律首联破题,说自己将作远游,此刻夜宿七盘岭。“独游”显出无限失意的情绪,而“高卧”则不仅点出住宿高山,更有谢安“高卧东山”的意味,表示将“独游”聊作隐游…

七夕曝衣篇评析

评析 作者:佚名   此诗系沈佺期所作,题目十分奇特,它是一首历史诗,与卢照邻和骆宾王的京城诗相似。但是,此类历史诗的传统使得沈诗中所指的事物明显地与时事有关,涉及武则天或唐中宗宫…

古意呈补阙乔知之 / 古意 / 独不见译文及注释

译文及注释 作者:佚名 译文卢家年轻的主妇,居住在以郁金香浸洒和泥涂壁的华美的屋宇之内,海燕飞来,成对成双地栖息于华丽的屋梁之上。九月里,寒风过后,在急切的捣衣声中,树叶纷纷下落,…

夜宿七盘岭译文及注释

译文及注释 作者:佚名 译文我独自远游在千里之外,如今在七盘山的西面高枕而卧。拂晓的残月很近地挨着窗子,天上的银河向西低垂,仿佛要从门户中流入。在这芬芳艳美的春天,银杏树一片翠绿,…

杂诗三首·其三

杂诗三首·其三 作者:沈佺期 闻道黄龙戍,频年不解兵。可怜闺里月,长在汉家营。少妇今春意,良人昨夜情。谁能将旗鼓,一为取龙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