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建

塞下曲四首·其一赏析

赏析 作者:佚名   边塞诗大都以词情慷慨、景物恢奇、充满报国的忠贞或低徊的乡思为特点。常建的这首《塞下曲》却独辟蹊径,弹出了不同寻常的异响。   这首诗既未炫耀武力,也不嗟叹时运…

塞下曲四首·其一译文及注释

译文及注释 作者:佚名 译文乌孙来汉朝朝聘后,取消王号,对汉称臣。边远地方停息了战争,战争的烟尘消散了,到处充满日月的清辉。注释(1)玉帛:古代朝聘、会盟时互赠的礼物,是和平友好的…

三日寻李九庄赏析

赏析 作者:佚名   诗的题材很平常,内容也极单纯:三月三日这一天,乘船去寻访一位家住溪边的朋友李某(“九”是友人的排行)。头一句写这次行程的出发点——杨林东渡头的景物。顾名思义,…

题破山寺后禅院鉴赏二

鉴赏二 作者:佚名   清晨,太阳出来了,在高大树木的遮蔽下,古寺依然沉睡在幽暗中。重重花木掩映着弯弯小路,来到禅房,更是觉得幽静。悠长的钟磬声,在万籁俱寂之中带来深远的禅意,使人…

题破山寺后禅院意境

意境 作者:佚名   清晨,太阳出来了,在高大林木的遮蔽下,古寺依然沉睡在幽暗中。重重花木掩映这弯弯的小路,来到禅房,更觉幽静。山光使野鸟怡然自得,潭影使人心中的俗念消除净尽。悠长…

题破山寺后禅院简析

简析 作者:佚名   这首诗题咏的是佛寺禅院,抒发的是作者忘却世俗、寄情山水的隐逸胸怀。   诗人在清晨登破山,入兴福寺,旭日初升,光照山上树林。佛家称僧徒聚集的处所为“丛林”,所…

题破山寺后禅院赏析三

赏析三 作者:佚名   首联清晨入古寺,初日照高林。诗人在这天的清晨走进古寺,初升的太阳光照耀着松林。此联中表明了诗人此作的时间和地点。佛家经常把僧徒聚集的处所当做是丛林,所以这里…

题破山寺后禅院鉴赏一

鉴赏一 作者:佚名   《题破山寺后禅院》是一首题壁诗。破山寺,即兴福寺,在今江苏常熟市西北虞山上。唐代咏寺诗为数不少,且有很多佳作。常建的《题破山寺后禅院》,构思独具特色,它紧紧…

春词二首题解

题解 作者:佚名 该诗描绘了优美的淇河风光,极言生活在淇河边的常人意想不到的美好。 春词二首 作者:常建 菀菀黄柳丝,濛濛杂花垂。日高红妆卧,倚对春光迟。宁知傍淇水,騕褭黄金羁。翳…

宿王昌龄隐居赏析

赏析 作者:佚名   诗人细致地描绘了王昌龄隐居之处的自然景色,赞颂了王昌龄的清高品格和隐居生活的高尚情趣。全诗描述平实,意味含蓄,发人联想,平易的写景中蕴含着比兴寄喻。   这是…

三日寻李九庄译文及注释

译文及注释 作者:佚名 译文  在三月三日这一天,乘船去寻访一个家住溪边的好友,因为是在三月三日里乘舟来寻访友人,在这个日子本身,以及美好的节令里、那美丽的景色都很容易使人联想起以…

题破山寺后禅院译文及注释

译文及注释 作者:佚名 译文早晨,我漫步到这座古老的寺院,初升的太阳照耀着丛林。竹林中弯弯曲曲的小路,通向幽静的地方,僧人们的房舍掩映在花草树林中。山光的明净使鸟儿高兴,潭水空明清…

春词二首注释

注释 作者:佚名 题注:《乐府》录第二首,题为《陌上桑》。“倚对春光迟”中的“对”,《英灵》、《品汇》均作“树”;光,《英灵》作“风”。菀菀:wǎnwǎn,茂盛。蒙蒙:原意为雨雪云…

宿王昌龄隐居译文及注释

译文及注释 作者:佚名 译文清溪的水深不可测,隐居的地方只见一片白云。松林间露出微微的月光,清亮的光辉好像是为了你而发出。茅亭外,夜静悄悄的,花影像睡着了一样,种药的院子里滋生出苔…

塞下曲四首·其一

塞下曲四首·其一 作者:常建 玉帛朝回望帝乡,乌孙归去不称王。天涯静处无征战,兵气销为日月光。

加载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