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之问

登北固山

登北固山 作者:宋之问 京镇周天险,东南作北关。埭横江曲路,戍入海中山。 望越心初切,思秦鬓已斑。空怜上林雁,朝夕待春还。

陪群公登箕山赋得群字

陪群公登箕山赋得群字 作者:宋之问 许由去已远,冥莫见幽坟。世薄人不贵,兹山唯白云。 宁知三千岁,复有尧为君。时佐激颓俗,登箕挹清芬。 高节虽旦暮,邈与洪崖群。

渡汉江鉴赏二

鉴赏二 作者:佚名   宋之问从泷州贬所逃回家乡,经过汉江(也就是汉水)时,写了这首诗。宋之问的家在巩县,汉水离巩县,虽然还有不少路,但较之岭外的泷州,毕竟要近得多,所以诗里说&q…

渡汉江鉴赏一

鉴赏一 作者:佚名   这首诗是宋之问(此诗作者一说是李频,此从上海辞书出版社的《唐诗鉴赏辞典》)从泷州(今广东罗定县)贬所逃归,途经汉江(指襄阳附近的一段汉水)时写的一首诗。诗意…

渡汉江译文及注释

译文及注释 作者:佚名 译文我离开家乡到了五岭之外,经过了一个冬天,又到了春天。因为交通不便,我和家人已经很长时间没有联系了。现在我渡过汉江赶回家乡去,不知为何离家越近,心情就越紧…

苑中遇雪应制简析

简析 作者:佚名 不知道庭院里今朝落下了雪花(庭霰:指落在庭院里的雪花),还以为昨夜庭院枝上开了花,比喻生动、贴切 苑中遇雪应制 作者:宋之问 紫禁仙舆诘旦来,青旂遥倚望春台。不知…

灵隐寺赏析

赏析 作者:佚名   《唐诗纪事》说:“之问贬黜放还,至江南,游灵隐寺,夜月极明,长廊行吟曰‘鹫岭郁岧峣,龙宫锁寂寥’..”宋之问两次贬谪,第一次是神龙元年(705)贬泷州(今广东…

始安秋日鉴赏

鉴赏 作者:佚名   公元710年(景云元年),唐睿宗即位,因为宋之问曾依附张易之、武三思,而将他贬至钦州(今广西钦州市)。这是他第二次被贬岭南。《始安秋日》这首诗就是他前往钦州途…

题大庾岭北驿创作背景

创作背景 作者:佚名 这是宋之问流放钦州(治所在今广西钦州东北)途经大庾岭时,题写在岭北驿的一首五律,创作时间约在公元710年(唐睿宗景云元年)。本来,在武后、中宗两朝,宋之问颇得…

题大庾岭北驿鉴赏

鉴赏 作者:佚名   大庾岭在今江西大庾,岭上多生梅花,又名梅岭。古人认为此岭是南北的分界线,因有十月北雁南归至此,不再过岭的传说。宋之问被贬途径大庾岭北驿时,怀乡的忧伤涌上心头,…

途中寒食题黄梅临江驿寄崔融鉴赏

鉴赏 作者:佚名 这是一首唐代诗人宋之问的五言律诗,是诗人被贬到泷洲后,次年春秘密逃还洛阳探知友人所作的诗。前两句写寒食景象,为下面的抒情做铺垫。后两句直接抒情,抒发失去家园之痛。…

途中寒食题黄梅临江驿寄崔融创作背景

创作背景 作者:佚名 神龙元年(705年)正月,宰相张柬之与太子典膳郎王同皎等逼武后退位,诛杀二张,迎立唐中宗,宋之问与杜审言等友皆遭贬谪。宋之问贬泷州(今广东罗定县)参军。 途中…

至端州驿见杜五审言沈三佺期阎五朝隐王二无竞题壁慨然成咏鉴赏

鉴赏 作者:佚名   公元705年(唐中宗神龙元年)正月,宰相张柬之乘武则天卧病之机,率羽林军发动政变,诛除武氏佞臣张易之、张昌宗兄弟,逼迫武则天逊位,迎中宗复辟。   这是唐代历…

寒食江州满塘驿鉴赏

鉴赏 作者:佚名   公元710年(景云元年)年,唐睿宗即位,将宋之问等曾依附张易之、武三思的人都贬谪发配偏地。此诗就是宋之问前往钦州贬所途经江州(今江西省九江市)所作。满塘驿,是…

寒食还陆浑别业鉴赏

鉴赏 作者:佚名   陆浑别业位于洛阳西南之陆浑县伊水之滨,是宋之问的别墅,公务之暇,他常前往消闲度假。山庄清幽秀美的自然景色和寂静安宁的环境,屡屡唤起这位宫廷诗人的山野真趣,故其…

加载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