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密

西塍废圃简析

简析 作者:佚名 这是一首新颖别致的抒情小诗。肃杀悲凉的秋色,凄清哀怨的蟋蟀和鸣蝉声,不知引发了多少诗人心中的惆怅。岳飞的“昨夜寒蛩不住鸣。惊回千里梦,已三更”,柳永的“寒蝉凄切,…

观潮赏析二

赏析二 作者:佚名   本篇选自《武林旧事》卷三。《武林旧事》一书系周密于宋亡之后所写,内容主要追记南宋岁时风俗、市井琐细,兼及游观之盛、娱乐之资,相当详备细致;而渗透于其中的,又…

观潮鉴赏

鉴赏 作者:佚名 钱塘江资料  钱塘江(又称浙江)是浙江省最大的河流,全长四百多公里,流经杭州,在杭州湾入海,由于江口呈喇叭状,海潮倒灌,便形成了钱塘潮这一自然奇观,被前人称为“壮…

观潮赏析

赏析 作者:吴功正   钱塘江潮是一大胜景。古人称之为“壮观天下无”。钱塘江大潮与其独具的自然条件密切相关。其一,因江口呈喇叭形,宽处过百里,窄处仅十里,巨潮被狭窄江道约束,当然会…

观潮典故

典故 作者:佚名   原先钱塘江的潮来时,跟其他各地的江潮一样,既没有潮头,也没有声音的。   有一年,钱塘江边来了一个巨人,这个巨人真高大,一迈步就从江这边跨到江那边了。他住在萧…

四字令·拟花间鉴赏

鉴赏 作者:佚名   这首小令以轻倩之笔写出闺中少妇的一片春愁,是草窗词中别具风格的一篇。   “眉消睡黄”,额黄模糊消褪,当是夜来辗转不寐,掩面流泪所致,其相思之苦可以想见。“春…

高阳台·送陈君衡被召鉴赏

鉴赏 作者:佚名   作者的友人陈君衡为蒙元朝廷所召,将要前往大都(今北京)赴任。作者为此写了一首送别的词。但因作者一向热爱宋朝,宋亡以后坚隐不仕,因此这首词较一般的送别诗词而言,…

献仙音·吊雪香亭梅表达情感

表达情感 作者:佚名 这时,作者的感情涌至高潮。“又西泠残笛,低送数声春怨”。听到从西泠桥边,低低地送来几声怨曲。谓笛声为“残”,因是亡国余音:“春”暗指元朝统治者,故有所“怨”。…

献仙音·吊雪香亭梅赏析

赏析 作者:佚名   周密是个有气节的词人,南宋灭亡后,他坚决不仕元朝。这首词是宋亡以后所作,通过写梅花和前朝废芜的园林抒发自己对故国的怀念,对新朝的抵触。根据他写的《武林旧事》、…

扫花游·九日怀归赏析

赏析 作者:佚名   头三句“江蓠怨碧,早过了霜花,锦空洲渚”,描写重阳时节的典型景物江蓠,一种香草,出自屈原《离骚》:“扈江蓠与辟芷兮,纫秋兰以为佩。”李商隐《九日》诗用过这个典…

一萼红·登蓬莱阁有感赏析

赏析 作者:佚名   这首词中的蓬莱阁在绍兴卧龙山,为五代时吴越王钱鏐所建,是浙东名胜。公元1276年(宋恭帝德祐二年),元军攻占南宋都城临安,周密随即流亡,这年和次年的冬天都曾到…

闻鹊喜·吴山观涛赏析

赏析 作者:佚名   这首词是题咏排山倒海的浙江大潮的。宋代词人咏潮者很多,苏轼辛弃疾等一代大家都留下过咏潮词作。周密的这首词题材上虽无新颖可言,但有自己的特色,颇值得一读。   …

齐天乐·清溪数点芙蓉雨赏析

赏析 作者:佚名   该词写于公元1268年(宋度宗咸淳四年),词前序文说明了该词的写作背景,即两次西湖吟社的吟咏游赏活动。两次活动写所诗文各有侧重,第一次偏重于记事,第二次则侧重…

玉京秋·烟水阔简评

简评 作者:佚名 此词抒写客中秋思,应是宋亡前客居临安时作。上片从秋容、秋声、秋色几个方面绘出一幅高远而萧瑟的图景,衬托作者独客京华及相思离别的幽怨心情。下片感慨情人疏隔、前事消歇…

玉京秋·烟水阔赏析二

赏析二 作者:佚名   词的上片写景,由远至近。首句“烟水阔”,从远大处落笔,视野开扩,展现出辽阔苍茫的天景色。   “高林”以下四句,景物渐渐拉近,仰观俯视,颇有声色。夕阳西下,…

加载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