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法知识

书法创作的三种境界

    境界问题,是经常困扰文学艺术家的一个很重要的问题,因为作为创作者,只有当他心悟境界的所在,他也就感受到了自己所处的艺术阶梯。由入门到入境,由较…

白蕉先生谈临帖

    传统学习书法的步骤是由描红、填黑(填写空心字)到影格、脱格(脱一字二字至一行),最后才是临写。这个循序渐进的安排是很合理的,科学的。 &nbs…

启功先生谈临帖

    常有人问入手时或某个阶段宜临什么帖,常问“你看我临什么帖好”,或问“我学哪一体好”,或问&ld…

行书的章法艺术

    随形变化,同字异构。作行书贵通变,应遵循“同中求异,异中求同”的基本法则。相同的字或字形相近的字同时出现时,要形随势变…

行书及其练习方法

    行书兼具楷书、草书的特点,它不及楷书的工整,也没有草书的草案,无法却有体。最大特点是用连笔和省笔。却不用或少用草化符号。行书作为一种独立的书体…

孙晓云:书法有法“无垂不缩,无往不收”的答疑

    当周围人谈到书法用笔,“无垂不缩,无往不收”已为口头禅。这本是米芾的一句名言,后人继有“欲下先上,欲上先下…

行书的字符结构

    行书介乎楷书与草书之间,它的字符构形既可以接近楷书,也可以接近草书,在涉及字符构形的笔形、构件、组合模式等几个方面的因素都允许有相当程度的变化…

孙晓云:“内擫”、“外拓”词诠

    古人在书论中,常用“内擫”和“外拓”来形容笔法。     &ld…

“屋漏痕”、“坼壁之路”、“折钗股”、“锥画沙”、“印印泥”

          理清了书法起源、发展的脉络,又经过反复的尝试、实验,再掉转头去,看历代古人论书。那些名言、那些形容,…

行书之行气略谈

    行气涉及的是每一行中字与字之间的联系,是行书章法的重要组成部分。它通过富有韵味、富有情趣、富有生动变化的内在(无形)或外在(有形)的运动轨迹来…

行书与楷书的关系

    行书开创与后汉末年。唐代张怀瓘《书断》上说:“行书即正书之小讹。务从简易,相问流行,故谓之行书。”根据这一段说法,我们…

行草书的特点

    赞赏行草为“笔法体势之中,最为风流者也”,说明行草的杂糅性,具有审美的多元性;同时对二王父子的书艺成就作了比较,指出了…

当代隶书创作的异变

    对于新时期的书法创作和展览,人们时常会提出许多疑问,比如:为什么全国书法大展中,多是魏碑墓志获奖和入选,而唐楷几乎和展览入选无缘;为什么书写规…

隶书的用笔特点及实用性

     隶书用笔首先应主意到隶字的基本书写特点,这些特点一般归纳为:字形扁方,左右伸展;左波右磔,蚕头燕尾;曲折方园,点画分明;提顿结合,…

书法学习宜提倡“七个结合”

    相对古代而言,当今书法学习条件大为改观:资料日益增多,眼界开阔,取法对象可选择性增强。但一些新问题也接踵而至,面对如此纷繁芜杂、良莠不齐的众多…

加载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