桃花落
图文/冷雨清秋
桃花吟
三月桃花紅欲染,滿枝凝艷舞翩翩。
暗隨流水妝猶粉,細逐殘香淚盡濺。
佔得春光留客醉,相攜清韻共誰妍。
遙知冷落終無恨,著地成泥更自憐。
(二)
桃花逐水起漣漪,欲折寒霜冷不知。
香瓣無塵終未誤,葉層著綠醉何疑。
可憐晚歲慚空老,只恨春風遇已遲。
若問君心還似昨,此情難譴寄相思。
桃花谢了春红,太匆匆,无奈朝来寒雨晚来风。胭脂泪,相留醉,几时重。自是人生长恨水长东……年轻时每次读李煜《相见欢》时都觉得作者过于悲观,多年后我依旧很喜欢这首词,而且深刻体会到了作者的心情。人生岁月,除去匆匆还是匆匆,花开花落时,心境自然也是不同。
又到了阳春三月,三月桃花分外红,对于桃花我并不特别喜欢,然而我却出生于三月,正是桃花盛开之际,但是我却与“桃花”无缘。桃花是中国传统的园林花木,其树态优美、枝干扶疏、花朵丰腴、色彩艷丽,为早春重要观花树种之一。一株桃树,托起一团花瓣、像姑娘扬起的笑脸,粉红粉红,洋溢着青春的光彩。另外在中国,桃花一直以来都离不开爱情两个字,人们常说桃花运,就是因为桃花能给人带来爱情的机遇,有了桃花的祝福,相信你会很快拥有你自己的爱情。所以,它的花语是爱情的俘虏。因此中国人历来用“桃花运”来形容一些男女的之间的相识经历。
桃花不仅与女人有缘,诗文中多用桃花烘托美女。桃花在文人墨客心中的地位也远远超过我们的想象。如《诗经》有:“”桃之夭夭,灼灼其华”,苏轼有“且看桃花好面皮”,尤其是崔护的咏桃花诗:“去年今日此门中,人面桃花相映红,人面不知何处去,桃花依旧笑春风”,皆被誉为借桃花喻美人的千古绝唱。唐寅更以桃花写下了著名的《桃花庵歌》,桃花坞里桃花庵,桃花庵里桃花仙,桃花仙人种桃树,又摘桃花换酒钱,酒醒只在花前坐,酒醒还来花下眠,半醒半醉日复日,花落花开年复年……
曹雪芹在红楼梦中写的《桃花行》:“桃花帘外东风软,桃花帘内晨妆懒,帘外桃花帘内人,人与桃花隔不远,东风有意揭帘栊,花欲窥人帘不卷,桃花帘外开仍旧,帘中人比桃花瘦,花解怜人弄清柔,隔帘折枝风吹”透等等名诗名句。桃花美若人,人怜娇花,花人相和,精妙如此,不仅引人浮想遐思。
记得当年我读《红楼梦》时,读到林黛玉葬花我便落泪。我同情黛玉的同时也怜惜她葬下的桃花,更怜黛玉寄人篱下的孤苦和爱而不得的心境。然落花本是无情物,它怎知黛玉葬花时的心情,又怎知自己埋入土中去向何方呢。“年年花相似,岁岁人却不同”,阳春本是桃花盛开时,沁芳万里落英纷飞时,但是无奈再美的桃花,也离不开坠落枝头的命运。
黛玉虽然怜惜落花,但除了葬她于春泥中再也没有比这更好的归宿了。如她葬花词“一朝春尽红颜老,一抔泥土掩风流”般,这也许就是世间万物的命运罢了。黛玉埋下的桃花自然是幸运的,她没有继续被风雨侵蚀,化作春泥又可以护花。从某种意义上讲,她的生命以另一种方式而存在。黛玉自然不懂这些,因而便有葬花的寄心寄情的心情。美丽的桃花终有一落枝头的命运,人的命运又能如何?万物生存规律世世代代不息,这种不息只限于生死循环中而已。桃花的最终命运不言而喻,黛玉的命运形同共体,这也正好比是“落花有意恋流水,流水无情恋落花”。
(二)
当然不同的人,不同的心境看风景看花,情境自然也不同,所谓一切境由心生。同样的桃花,开在黛玉眼前它的命运也就凄苦,然而开在唐寅的跟前,截然不同。“桃花坞里桃花庵,桃花庵下桃花仙。桃花仙人种桃树,又摘桃花换酒钱。酒醒只在花前坐,酒醉还来花下眠。半醉半醒日复日,花落花开年复年。”唐寅笔下的桃花艳丽清雅,意蕴醇厚,让人沉迷于它而不愿醒来。唐寅一生中最为出挑的也就是这首《桃花庵》,这一切一切只因于心境不同。
同样的桃花开在我的眼中,又是另一番情境,那是乡音、乡恋、又是乡情。有关桃花桃树,我最深刻的记忆是儿时在老家遇见她们。 小时候,隔壁邻居家种了几颗桃树,每年一到春天,桃花便开满了树,那一簇簇桃花,带着脸颊摇曳在枝头上,散发出阵阵诱人的香味,惹得蜂蝶飞舞在其中。一阵轻风而过,那满树的桃花纷纷而下。待到花谢完时,桃树上便结上了果实,那沉甸甸的小毛桃竟也是那样的惹人喜爱。那时农村生活缺衣少食,人们经常连饭都吃不饱,更何况水果了。每逢待到桃子成熟时,邻居家便会有人守着这些桃树,以免被人偷摘,但是经常还有人冒着风险去偷摘。
有一年春天,桃花开的特别好。刚过完年,这颗桃花树便开满了桃花,远远望去一片。清明过后,树上的桃子格外醒目,让人垂涎不已。随着桃子越来越成熟,附近一带的人们都蠢蠢欲动。
每天放学路过这颗桃树,我都禁不住会停下脚步,多望几眼那沉甸甸的桃子,看着她们压在枝头,洋洋自得的样子。直到某一天,按耐不住,做了一个重大决定,就是要在天黑以后带着我们去“偷”桃子。好不容易等到天黑我们爬上了桃树,摘了几个桃子,但是谁也没想到那竟然是颗“生毛桃”,手碰过后奇痒无比。整个晚上我们几人手痒难耐,奶奶用了很多办,始终不见好。那时农村人迷信,奶奶最终相信是我们因为偷摘桃子,而惹怒了菩萨,奶奶便准备香烛打算替我们去村里的“太阴宫”替我们求情,至于结果如何,大家可想而知了。
时过境迁,老家已然是一片废墟,当年的桃树随着岁月流逝,不见踪迹。如今我时常遇见桃花,她们不再结果,只开花供人欣赏。花开时灿若烟霞,引得蜂蝶满树飞,然而待到花落时,落英缤纷,悄然惨败入土,好像她们没有从这世上路过。日复一日,年复一年,桃花开了一季又一季,桃花年年笑春风,但是赏花的人面却不再“红。”
青涩的岁月已经褪去,如今每逢看到盛开的桃花,我更多怀念的是那些无忧无虑、肆意妄为的日子,还有就是那流逝的韶华。人生俯仰驹过隙,顾盼桃花四月姿”,正如诗云一般,世间一切皆为太匆匆,桃花从盛开到衰落,短至瞬间,人生何尝不是如此?桃花固然再美丽,终究也尽在阳春绽放,阳春残败,人生便也是如此,最美时光也只在瞬间而逝。所不同的是桃花年复一年盛开依旧,年年我们都能遇到最美的她。但是人生却美丽不再,仅此美丽一次,然最美丽时我们又能遇见谁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