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名德
罗霄山脉中段藏匿着一个神秘的村庄,地势比四面村庄高出海拔百米有余,沟壑丛横,梁岭相依,一片片芳草萋萋沼泽地呈现满目生命色。生活在这里的人们一代接一代,千年来把沼泽地辟成了谷花飘香的稻田。
沼泽地虽辟为稻田,但田中清涌泉源依旧,田中有地方齐腰深,有地方深不见底,当地人称之为“办泥蔼”或“叮咚蔼”。人一下田即满田晃动,有“牵一发而动全身”之感。沼泽田产粮不高,农作时带来了许多不便还伴随危险。古人将沼泽地虽改稻田,千年来稻田中的山水泉源依然如故,凡有泉水源的每一丘田,当地人称为一口塘,也就有了“九拾九口塘”之说,小村庄得名“塘井”,亦称“塘境”。
塘境位于桂东县城东部,离城刚好10华里,由于省道公路从另一方向经过,塘境村成了一处少有外地人进入的神秘小村庄了。据了解,塘境小山村是原城关镇的一个行政村,全村137户, 532人。辖牛形排、梧桐、上塘、胡家4个村民小组,现有耕地面积430亩,其中水田350亩,旱土80亩,农家收入以种植为主。年,全县由15个乡镇合并成7镇4乡,城关镇改成了沤江镇后,2016年桂东145个建制村合并成为102个,塘境村由此撤消而并入金洞村。
塘境沼泽地究竟有多深?外地人流传着一个关于塘境的有趣小故事。
一天早饭后,天上下着小雨,一人戴着斗笠身穿蓑衣往沼泽田里去做工夫,老婆逢圩卖黄菌去换点盐油钱。没多久,路人只见到田中一件蓑衣,蓑衣上一顶斗笠,做工夫的人却不见了,塘境峒里人都认为他掉下“办泥蔼”里去了。
傍晚,老婆回到家一会,此人也回了,老婆问:“你到哪里去了?”
此人回道:“别提了,上午去田里做工夫,一不小心掉下‘办泥蔼’里去了,这个‘办泥蔼’好深,我刚刚从下东溪出来。”
下东溪离塘境约七里,你说这‘办泥蔼’有多深呢?这分明是说神话来哄老婆的。事实上,此人特别贪玩,是他丢下斗笠蓑衣,跑到下东溪打骨牌去了。
塘境上峒有个牛形排,牛形排山峦酷像一头牛,有牛头、牛身、牛与牛尾巴。牛形排对面有几座带草字名的小山,古人意为“牛牯遇青草,风水这边好”。
牛形排山下的平地里,翠竹掩映着十几栋山居民房,坐落有致地沿山势而建,混合结构钢窗铝门的高楼,有欧式罗马柱的小别墅,还有好几栋泥砖瓦房的江南古民居……
塘境有一条古道通往桂东县城,在五华里处有一个古凉亭名“集善亭”,长七米,宽五米,高九米,亭门石拱成半月形,两门相对,由于集善亭年久失修,凉亭顶与一扇亭门已倒塌,亭侧山畔的一丛丛红杜鹃开得热情奔放。
“据老人们讲过,当年的红军部队前往江西上井冈山,曾经过集善古亭。”塘境郭远洋告诉笔者:“在塘境的鱼亭坳红军与白军发生过战斗,古战壕现在依稀可见,当地人曾在战壕附近捡到过许多铜质子弹壳。”
笔者从湖南人民出版社出版的《桂东革命斗争史》书中查到:1928年8月,从井冈山前来桂东迎还红军大队。19日到达桂东县城。23日,在桂东县城唐家大屋,主持召开红四军前委扩大会议。参加会议有、朱德、陈毅、王尔琢、何长工、伍中豪等人,会议进行到中途,吴尚部调集阎仲儒的两个团与程泽润师的一个团,共三个团的兵力分数路向县城发起猛攻,前委扩大会议即时中止,、朱德等人指挥红军进行战斗。战斗持续到傍晚,红军以两个营与游击队的兵力。给数倍于我方之敌军予以重创,突出重围。红军取得突围胜利后,趁着茫茫夜色,二十一团三营由伍中豪带领,经寒口等地开往遂川高排(高坪),取道上犹鹅形返回井冈山……
建国之前,桂东人去江西高坪逢圩,就是从茅柳张家垅、集善亭、塘境、上东溪、寒口的古道上翻过省界,从江西转旋村至遂川高坪圩场的。诚然,神秘塘境村就是1928年8月23日红四军开往高坪上井冈山的必经之地,而集善亭乃红军亭,千年古道即是名副其实的红军路。
《原创不易,末经允许,请勿转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