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绝 读《三玄·道德经·第五十九章 治人事天》有感(3)
2018年9月3日
人老将至,整理文稿,得诗一首(参见附录):
千年大树百年松,
蒂固根深可形容;
也可说明恶势力,
是褒是贬在文中。
附录:读《三玄·道德经·第五十九章 治人事天》有感(3)
本文专门谈一谈与《道德经》有关的“深根固坻(根深蒂固)”的问题。
根深蒂固,蒂:花或瓜果与枝茎相连的部分。根深深地扎在地下,花或瓜果牢牢地长在枝茎上。比喻基础牢固,不易动摇或改变。也写作“深根柢固”。出自先秦·李耳《道德经·第五十九章》:“有国之母,可以长久,是谓深根固柢,长生久视之道。”(柢dǐ:树根,一本作“蒂”。
•战国·韩非《韩非子·解老》:“柢固则生长,根深则视久。”
•周恩来《当前财经形势和新中国经济的几种关系》:“这种观念是一百多年来形成的,在一些人中间是根深蒂固的。”
【变式】根深柢固 深根固蒂 深根固柢 蒂固根深
【近义词】坚如磐石、坚不可摧、积重难返
【反义词】摇摇欲坠、无源之水、无本之木、一触即溃
【辨析】“根深蒂固”:重在表示根子深,基础牢固,不易动摇或改变;“坚如磐石”:重在表示本身坚牢,不可动摇;“积重难返”:意思是指长期形成的不良的风俗、习惯不易改变。也指长期积累的问题不易解决。
•示例:
1、“正确只有一个”这种思维模式,在我们头脑中已不知不觉地根深蒂固。(罗迦·费·因格《事物的正确不止一个》)
2、江浙解放地区,地主阶级受到了严厉的打击,但他的势力仍然根深蒂固。(刘大年)
3、但我总还想对于根深蒂固的所谓旧文明,施行袭击,令其动摇,冀将来有万一之希望。(鲁迅《两地书·十一》)
【按:根深蒂固,是一个中性词。但是也不能看出,它源自对美好事物的形容或说明;后来,也可以用它来对“恶势力”的形容或说明! …… 。】
本文链接的文章如下:
附1:根深蒂固(百度信息)
附2:根深蒂固是不是贬义词吗
文/颜雨,2020-02-05
这正是:
千年大树百年松,蒂固根深可形容;
也可说明恶势力,是褒是贬在文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