赏析———张卫国
1,首联———雨后空园洗,鸟鸣三两声。
开门见山,直接点题“雨后”!从视觉着眼,继而用“鸟鸣”从声觉入手,先声夺人!
空园洗:空,碧空如洗,澄澈明净。从视觉上,给人一种“眼明心亮”的豁然开朗感!为引出空中飞鸟声,做铺垫。
园,园林清洁!为引出下句花,树做伏笔!
鸟鸣三两声,此句为“抝救”!鸟为仄声,为了防止鸣犯“孤平”。三,应为仄,改成平,叫“抝救”。
三两声,此为“借代”!并不是真的鸟鸣就这三两声。而是鸟鸣一般“啾啾”,或者“啾啾啾”,不是两声,就是三声。然后就间断或者持续地开始鸣叫。开始一个鸟,继而两个鸟,或者三个鸟,一群鸟就开始鸣叫了!
因此三两声,可以理解为一个鸟,叫了三两声;也可以理解为两三个鸟,开始鸣叫。这就是诗词里面“数量词”的奥妙所在。下联里面“千树,万花”同理!
同时,鸟鸣声,暗示了“雨后”,能承接上句。因为下雨的时候,大多数鸟是不会在天空鸣叫的!
再者,鸟鸣声,能开启下联“光晴”,天气晴朗了,鸟儿就开始鸣叫了!
这就是鸟鸣承上启下的作用之处!
首联,无一处闲笔,字字均有用途。由空引出鸟,由园引出树,花!由“洗”,引出“露,润,绿”。
一个“洗”字,属于“赋比兴”的赋。类似于小说中的“白描”手!不用任何修饰,却又有非常大的修饰作用!
雨的作用,就是洗涤,清洁!是动词!但是,用在此,“洗”,就既有动词“洗涤”作用,又有“碧空如洗”的形容词“澄澈明朗”的含义!成了修饰语了!
开篇首联描景,状物,但是寓情于景!雨后天空如洗,作者,读者的眼睛,心灵是不是也给洗了?心境是不是豁然开朗了!
然后鸟鸣声入耳,这哪里是鸟鸣啊,简直就是演唱会,奏鸣曲啊!
这就是作者选择“物象”的魅力所在!一切物象的“景语”,都是“情语”,诚不我欺!
2,颔联———光晴千树绿,露润万花明。
此联承接上联,继续描境状物!
新雨后,“光晴”,天空澄澈,阳光晴朗,明媚!树叶经过雨的清洗,彰显的更加翠绿青碧!作者是北方人,现在居住,正值腊月,北方千里冰封,万里雪飘,很少有绿叶,鲜花!可是现在繁花碧叶,如此青葱明艳,怎不令人陶醉呢!
由鸟鸣,自然引出“阳光”“晴明”!叶更绿。
由雨后,自然引出露,润,花更艳丽!
颔联,应用“互文”的修辞手!并不是阳光,仅晴朗映叶,不映花!雨露,光润花,不润叶!
互文,就是在阳光雨露的照耀滋润下,绿叶更葱茏青翠,鲜花更艳丽明媚!
此联照样以景抒情,如此美景,树,花被照亮,滋润。是不是读者,随着作者的笔,也被阳光照亮;眼,也被雨露浣洗的更清澈通透!
这,就叫水融,情景互渗!
同时“晴,明”作为进一步的伏笔,铺垫,既点题“”,又暗示结尾。与结尾的“乐”,互相照应,相映成辉!
3,颈联———涨水浮新藻,垂纶钓落英
此联“转”,由家中“园”。转为“”的户外之湖!
“涨水”!点题雨后!既写实,又夸张!
按说,下雨了,湖水应该“涨了”!但是,真正的下了雨,那么大的湖,如何能真的“涨”!
这就是夸张之妙!既切合实际,又不会让人感觉“夸夸其谈,无边无沿”的胡乱联想!
“浮新藻”,水草增多,都浮上来了,看来是真的涨潮了!湖水“涨了”,还真不是无的放矢!
钓落英!是“诗眼”!既照应尾联“乐”,又为结尾“老渔翁”做铺垫!升华老渔翁的寓意!
按说“垂纶”,就是为了“钓鱼”啊!但是“姜太公钓鱼,愿者上钩”,可不单单是为了钓鱼,他是在钓“人”!欧阳修“醉翁之意不在酒,在于山水之间也”!
钓落英,把作者的童趣,闲情雅致的意境;悠然自得的心态,描摹的惟妙惟肖,跃然纸上!让人拍案叫绝!
颈联,一涨一垂,一浮一钓!“上下”趋势对仗工允,动静结合,相映成趣!
这里“落英”,用典,化典!典出陶渊明《桃花源记》“落英缤纷”!此落英是名词!谢落的花朵!和“新藻”对应!新生的海藻!
在此,落英,无丝毫的“黛玉葬花“,以及李煜“落花流水春去也”的悲凉哀婉!反而彰显雨后掉落的花瓣,在水面漂浮嬉戏的娇俏可人。才让作者有了打捞,勾留的意趣!
你看,同样是“落花”,在不同的诗句“物象”衬托下,就有了不同的含义和景语。读者的心境,随着作者的意境构画,而领悟各异!这又是一种诗词的魅力所在!
4,尾联———欲询谁乐此,燕赵老渔翁。
尾联“合”。合有几种方式!有的犹如撞鈡,余音绕梁,绵绵不绝!有的犹如“豹尾”,坚实有力!有的犹如梵音,醍醐灌顶,幡然醒悟!作者采用各种方式呢?
有了“钓落英”做铺垫,则“乐”趣意盎然,老渔翁之自得其乐,呼之欲出,水到渠成!
此联以问答,肯定的方式做结尾,犹如豹尾,坚实有力,掷地有声!也似老蚌合珠,含蓄隽永,令人陶醉!
看似没有留下“余韵流长,余音袅袅”的韵味!实则不然!密码就在“燕赵”上!
作者乃是石家庄行唐人——“古龙地,燕赵悲歌慷慨之地”。现在居住,正值腊月,作者在燕赵肯定不能户外“垂纶”,不可能去像柳宗元那样“独钓寒江雪”!但是能够在雨后“钓落英”!岂不是更增添了一段诗词上的“千古佳话”啊!
殷商有“姜太公钓鱼”,唐有柳宗元“独钓寒江雪”,今有作者“钓落英”!都是垂纶,各有各自的妙趣横生!
因此,尾联的“老渔翁”,就成了“虚实相间”。就有了双重含义,两种寓意!
如果单纯垂纶钓鱼,那就叫货真价实的老渔翁,仅仅是悠闲自得,户外放松心情,业余爱好罢了!
有了颈联“钓落英”铺垫,则老渔翁就成了钓落花的老顽童!借了渔翁的钓竿,做的不是钓鱼的事,这就给读者留下了无限想象的空间!
老渔翁是明写,老顽童是暗示!七旬老人,有此“童趣”!何止是“悠然自得”啊!简直“返老还童,春意盎然,憨态可掬”!
童心,赤子之心,是历朝历代诗词大家的不懈追求!作者用此诗做到了!
5,纵观全诗,作者以“雨后”为题。以燕赵之人,居住腊月,雨后临江垂钓,为切入点!选用“空,园,鸟鸣,树,花,新藻,落英”为物象!精心构造,巧妙安排。把有限的物象,用“绝”了!字字珠玑,无可替代。起承转合自然顺畅,连贯无端!颔联,颈联对仗工允,句式错落有致,以景抒情,情景交融,引人入胜,让读者心明眼亮!运用“视觉,听觉”造势。采取借代,比喻,夸张,互文,白描等多种修辞手!用典,化典,继承创新,妙笔生花。结尾别出心裁,匠心独具!为中华诗坛,创意出来新的垂钓方式!风流别致,天真浪漫!令读者耳目一新,在诗坛独树一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