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文修改恩师的七绝·自嘲·十二文
文/九文-2021-12-24-10:15-作于南京一中
清闲自主研平仄,笔拙心高正韵文。
学问难求非易习,为何费力苦辛勤?!
注释:
习:研习、探究、研究的意思。
附上昔日恩师(中学时代教我数学)的七绝诗如下:
自嘲
清闲自主言平仄,笔掘心高习韵文。
想学难求容失记,为何苦脑费辛勤。
与恩师的交流而谈的感想如下:
正韵的意思就是:正声韵,也就是正确发声、正统发声的声韵。因为中国汉字在中国古代不同时代,受到各区域方言的影响,古代语言文学诗家在特定时代规范古代汉字的正确发音,经过规范的发音的汉字和韵脚,这样才使得格律诗规范了。当然古代语言文学家诗家规范汉字的发音和声韵,类似起到普通话标准的作用,只是不同于普通话的标准。正韵,简单说就是规范的发音与发声的汉字,也有整顿的内涵。当今很多不研究古典文学诗词的当代知识分子是并不了解古代历代王朝都想做这样的事情,类似新中国统一中国汉字的发音标准,即规范为普通话的标准使用。所以中国汉字古今读音很不相同,中国汉字的古今发音的差异导致汉字的内涵差异很大。所谓平水韵,就是按照古代文学语言学家与诗家大家统一规范的古代统一的发音发声标准。这个标准与今天的普通话的发音标准存在很大的差异。所以当今很多不研究古代文学诗词的知识分子并不了解很多中国汉字的古代读音,也不了解不同汉字的古今读音差异造成对发古音汉字的内涵。我之所以谈到这些看法,也是因为这十几年来认真研究古代文学诗词语言,并大量创作作品后,才自然而然知道这些差异和情况的。写诗因为本身就是在研究学问,所以费力研究,所以很辛苦。所以结句如此使用这样的句式表达感想和思想认识。
本人创作对仗歌韵·三江
文/九文-2021-11-24-15:30-作于南京一中
单对偶,个对双。夏典对春江,霜秋对月令,暖烛对寒釭。雾漫京城淹紫阙,君登玉殿闭朱窗。天朝对庙土,乐府对官腔。重义将军推马武,忠臣谏纸挺龙逄。为民定国归心服,叛道违君忘祖降?入室登堂,淑女痴情秦弄玉;替天行道,英雄服气汉刘邦。
人物介绍:
秦弄玉:
相传春秋时代,秦穆公有个女儿,聪明美丽,非常喜欢音乐。她有一块珍贵的碧玉,每天带在身边,她的父亲就给她起了一个名字叫弄玉。一位工匠用这块玉石为弄玉做成了最好的碧玉笙shēng,乐器,声音非常好听。弄玉刻苦学习吹笙,不久,就吹得非常好听了。
小公主转眼已满周岁,后宫嫔妃们把美玉连同一些珍藏在玩物放在一个盘子里端到公主面前,让她“抓周”。小公主对盘子里的其他玩物一概视而不见,唯独对那块美玉倍感兴趣,抓在手中,玩弄不舍。因此,秦穆公就为女儿起名弄玉。
弄玉长大了,姿容绝世,聪明无双,通晓音律,喜好吹笙,不经乐师指点,就能自成音调。秦穆公非常高兴,命能工巧匠,把那美玉精心雕琢成玉笙,赐给女儿。弄玉吹起玉笙,声音清婉如同凤鸣,秦穆公更加钟爱女儿,就在宫中建造凤楼,供女儿居住,楼前还筑有高台,名曰凤台。 弄玉15岁那年,秦穆公欲为女儿召邻国王子为婿,可是弄玉却发誓说,非通晓音律者不嫁。秦穆公派人四处寻访擅长箫笙的人,但却都不能如愿以偿。
有一天夜里,弄玉在凤楼凭窗远望,但见天净云空,月照如镜,弄玉惜此良辰美景,让侍儿焚香一炷,取下碧玉笙,临窗吹奏。笙声婉转清越,响彻天际。此时,夜风习习,月色溶溶,忽然东方天空似有乐声飘来与玉笙和鸣,其声若隐若现,若远若近,弄玉心生奇怪,就停止吹笙而静心聆听,那空中的乐声也就停止,而余音依然袅袅不绝。弄玉临窗迎风,惘然若有所失,一直到月亮偏西,香炷然尽,这才将玉笙置于床头,怅然入睡。
刚入梦乡,就见东南方向,天门洞开,五色霞光,照耀如昼。一位羽冠鹤的俊美男子,骑着彩凤,自天空徐徐而降。待落在凤台之上,弄玉急忙迎上前去,只听那男子说:“我是太华山的主人,上天命我与你缔结姻缘,相会之日在今年八月十五,至时我会如约前来。”说完,那男子从腰间解下一支赤色的玉箫,依栏吹奏,那只彩凤也伴随着乐声翩翩起舞,舒颈长鸣。凤声箫声和谐如一,抑扬顿挫,声声入耳。美妙的乐曲使弄玉如痴如醉,神魂颠倒,不觉问道:“何曲如此美妙?”男子回答说,“此为‘华山第一弄’也。”天亮后,弄玉把梦中情景告知父王,穆公就派朝臣百里孟明以公主所描述的梦中男子的形象,到华山寻访。
百里孟明来到华山,有一樵夫告诉他说,华山中峰明星崖有一位隐士,每天晚上都依岩吹箫,箫声悦耳动听,响彻天寻,美妙的曲调能使百鸟和鸣,凤凰声舞,也许,他正是你要寻访的人。百里孟明来到明星崖下,果然见一人,羽冠鹤,玉貌丹唇,神态超凡脱俗,气度潇洒文雅。孟明连忙上前施礼叩问姓名,那人回答说:“姓萧名史。”并问:“君是何人,到此何事?”孟明回答说:“我是秦国右庶长,复姓百里,名视,字孟明。我主为爱女择婿,必欲通音律者为配,闻君精于音乐,便受公主之命,前来迎君百宫一会。”
孟明引导萧史入宫拜见穆公。萧史说:“臣山野匹夫,不知礼法,愿听从君王教诲。”穆公见萧史举止不凡,一言一行,皆有离尘绝俗之韵,心中先有三分欢喜,得知萧史善于品箫,便争于心神领会。
萧史取出紫玉箫一支,其箫玉色晶润,赤光照耀,炫人眼目。奏第一曲,清风习习而来;奏第二曲,彩云四合;奏第三曲,只见白鹤成对,翔舞空中孔雀数双,栖集殿前。一时百鸟和鸣,经时方散。穆公直惊得目瞪口呆,忙请女儿帘后窥视。弄玉告诉父王,此人正是梦中之人。于是秦穆公便令左右服侍萧史沐浴洁体,更换新衣,当即送至凤楼,与弄玉成婚。此夜月圆于上,人圆于下,夫妻情投意合,美满无比。
九文本人创作对仗歌韵·三江
文/九文-2021-11-24-18:11-作于南京一中
忠对烈,海对江。月貌对花庞。图腾对帅印,素锦对绸杠。人懒懒,意幢幢。轻尊何不耻,重节怎投降?痴情对结义,侠骨对君腔。雅士深研精大略,雄才苦读就寒窗。神龙对宝凤,玉食对金釭。盘龙对卧虎,定国对安邦。献首开疆甘揽辔,流芳报国愿飞艎。长缨催烈马,俊杰驾天尨。铁甲横流军第一,烽尘烙印马无双。鹤立鸡群,巾帼英雄能杀敌,斑弹玉泪,龙幡猛虎可摇杠。
注释:
花庞:容颜像明月、鲜花一样美丽的美女。出自成语典故“月貌花庞”。
素锦:白色的锦缎。
绸杠:白色锦缎的旗杆。
幢幢:本意指形容摇晃不定的样子。这里指心中的意念心神不定的样子。
揽辔:挽住马缰的意思。
飞艎:
艎 huáng 形声。字从舟从皇,皇亦声。“皇”本指大群人所跟随的王者,转义指“大群”、“大批”。“舟”与“皇”联合起来表示“可载大批人马的船”。本义:大型渡船。这里意思是指愿意跟随贤能的帝王的大队人马一起渡船。
天尨:天[máng],西天神话中的天狗。
龙幡:指古代帝国的饰有龙形图案的军 队的旗帜。
摇杠:即摇[gāng],也就是摇旗帜或摇旗杆。
九文本人创作对仗歌韵·三江
文/九文-2021-11-24-15:30-18:11作于南京一中
单对偶,个对双。夏典对春江,霜秋对月令,暖烛对寒釭。雾漫京城淹紫阙,君登玉殿闭朱窗。天朝对庙土,乐府对官腔。重义将军推马武,忠臣谏纸挺龙逄。为民定国归心服,叛道违君忘祖降?入室登堂,淑女痴情秦弄玉;替天行道,英雄服气汉刘邦。
忠对烈,海对江。月貌对花庞。图腾对帅印,素锦对绸杠。人懒懒,意幢幢。轻尊何不耻,重节怎投降?痴情对结义,侠骨对君腔。雅士深研精大略,雄才苦读就寒窗。神龙对宝凤,玉食对金釭。盘龙对卧虎,定国对安邦。献首开疆甘揽辔,流芳报国愿飞艎。长缨催烈马,俊杰驾天尨。铁甲横流军第一,烽尘烙印马无双。鹤立鸡群,巾帼英雄能杀敌,斑弹玉泪,龙幡猛虎可摇杠。
本人创作对仗歌韵·一东
文/九文-2021-11-12-14:30-作于南京一中
云对雨,酒对盅。大雁对长空。琼花对玉树,日月对星空。
烟淡淡,雨蒙蒙。烈士对英雄。天高云浪白,海曙彩桥红。
铁甲齐鸣征海北,洪流怒泄过江东。
万里川流,沥沥霜风寒劲旅。千秋史著,萧萧遍野冷殇宫。
花对月,紫对红。葪柏对梧桐。琼楼对玉宇,雪洞对瑶宫。
烟浩渺,雾朦胧。斗笠对渔蓬。春江花月夜,野鹿竹梅宫。
祝酒看花吟墨客,迎亲待月笑春风。
囍事如人,月上西楼栖彩凤。鸳鸯戏水,花开北牖卷帘栊。
龙对凤,燕对鸿。暮雨对烟风。春光对夏月,夜色对江洪。
妻抚曲,我游骢。酒席对霓虹。朝思玉凤惜,暮想郎花衷。
蜀国香云车载玉,东吴画苑匾题雄。
鹊上枝头,烛烬销魂梅化雪。心欢枕上,鸳鸯聚首泪流瞳。
本人创作对仗歌韵·二冬
文/九文-2021-11-12-18:20-作于南京一中
朝对晚,季对冬。腊月对金农。长年对累月,翠柏对青松。
恭墨客,敬仙翁。白虎对青龙。野鹤飞千里,闲云纵几重?
千秋中榜传三甲,万代垂名刻一峰。
啸虎腾龙,乾坤斗转天都凤;翻江倒海,圣道惊慌玉帝容。
酸对苦,淡对浓。鼓角对瑶钟。琼浆对美酒,厉鬼对神龙。
香绝艳,气从容。圣杰对仙踪。牛郎携织女,灵鹊架涛峰。
连理交枝相思树,韩凭化蝶独行凶。
闭月羞花,出水芙蓉倾国色;沉鱼落雁,飞仙圣女逗天蓬。
精对略,复对重。骨贱对人庸。人穷对志短,道骨对仙宗。
神炯炯,貌雍雍。剑气对刀锋。瘦竹如君子,英才似雪松。
三皇五帝精法度,万代千秋惩恶凶。
禅让贤能,满目春光皆胜景;遗留伟业,廉君帝道警天钟。
九文本人创作对仗歌韵·三江
文/九文-2021-11-24-15:30-18:11作于南京一中
单对偶,个对双。夏典对春江,霜秋对月令,暖烛对寒釭。雾漫京城淹紫阙,君登玉殿闭朱窗。天朝对庙土,乐府对官腔。重义将军推马武,忠臣谏纸挺龙逄。为民定国归心服,叛道违君忘祖降?入室登堂,淑女痴情秦弄玉;替天行道,英雄服气汉刘邦。
忠对烈,海对江。月貌对花庞。图腾对帅印,素锦对绸杠。人懒懒,意幢幢。轻尊何不耻,重节怎投降?痴情对结义,侠骨对君腔。雅士深研精大略,雄才苦读就寒窗。神龙对宝凤,玉食对金釭。盘龙对卧虎,定国对安邦。献首开疆甘揽辔,流芳报国愿飞艎。长缨催烈马,俊杰驾天尨。铁甲横流军第一,烽尘烙印马无双。鹤立鸡群,巾帼英雄能杀敌,斑弹玉泪,龙幡猛虎可摇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