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月末,亦是本年末,得画五帧。并附近期余墨书己诗稿两幅·
1、《卜算子·拐枣拂寒檐,始觉风声厉……》。同样径直以吾“知青小屋”为原型,凭高假想成境,乃另得视象。其青森色墨,辅之以横出笔势,看似潦乱,实则恣肆点画之壑梁峰岭、一树一屋皆有“来由”,悉成喧啸激越之概,而将此心入骨记忆尽情写出,且与原词未竟之意蕴相吻。随附原词全文,以供参考——“拐枣拂寒檐,始觉风声厉。一缕晨光入破门,微照清森地。掐指越三春,哪觅前程事。却把忧心付杳冥,兀自仍高睡。”另,其同作为“词、画之眼”的那株屋后“拐枣”(一种可食木果)树,当时此身在乡下,即每于晨昏之际闻其风中拂檐作响,而时至今日,那甚具特色的单调“嗒、嗒”拍击之声,犹然在耳焉……
2、《河渎神·春水碧连天,长岛晴滩昼眠》。己词意画作,忆昔“县中”为“夫子”时周日四下漫游写生之境,仅以其词上阕为视象。题曰:“春水碧连天,长岛晴滩昼眠。写生画稿立旁边,二三鸥鹭窥看。”已将这凡俗人生忙里偷闲、同时亦为换种方式致力一己学业之事境,尽可能作“优美之趣”的表现。如图:郊县河畔野滩之间,吾人倾力写生既毕,似已困倦,遂逍遥自得地跷脚仰躺沙岸边上;近旁支着油画箱儿,并插着几杆油画笔。这都是当时常情之写照。甚是有意趣者,却引得几只鸥鹭好奇之心,近前来观看这究竟是个什么东东。而画中景观本身,则并不作超乎实情的“美化”,基本如实展示那时情形而已,不论是这近景的河心洲岛(当地人称之“中坝”),侧岸的泊舟、野径、山崖,连同远景的普通房舍及旧式公路桥。但即便如此,沙洲上的丛树蒿草,尤其滩咀那枝伸展绽放的春花,衬之以湍流的清浅河水与绵延无山,且尽皆处在晴和渺澹云光的笼罩之下,则仍赋予了画面相当的抒情感觉。此词下阕又曰:“觉后微吟思沐浴,平滑清波如玉。却待晚霞新煜,逸闲心志方足。”看似更加闲适随性,其实皆是反衬那平时极端忙累的谋食与自我“修炼”(读、写、画)生涯。题外之话,点到为止。
3、《河渎神·远岁之忆也》。同以前词之意作画。自顾前画虽于凡俗人生事境中得其隽永之味,然作为绘画视象感,毕竟稍显平淡了些。因此再以斯境,另出机杼,重新写得一番意趣。兹画中,吾人酣睡将醒,鸥鹭依旧兴致勃勃窥看吾画,则远岸遥天,已在黄昏明亮云霞映照之下,似乎愈见粲然幽旷。画作整体亦因欹斜而更加富有动势,点厾笔意间,抑制不住的恣肆纵横气概,堪称挟风并起。两画参看,自能审识其异同。
4、《迷神引·一抹霞光辉遥岸》。己词意画作,其词首句为标题,实整个上阕入画为题款。辞曰:“一抹霞光辉遥岸,蔽却蜀江春晚。长滩陡凸,若波翻卷。令微茫,孤城畔,烟飞散。归鸟平沙聚,仄汀攒。回望千山小,万灯暗。”因取自家入骨铭心之昔日郊县形貌,隔河高处相望,乃展示幽微荒春残照下彼地山川全景。画中一石一径,一滩一梁,一树一岛,一屋一桥,虽非绝对照搬实物,然皆存“出处”,无不尽为引发此心深切忆念者。通幅意象,则于含浑苍茫间见其斑斑驳驳,又具起伏腾涌、一带而下之势,殊与“岁月消逝,心境依依”之内蕴本身相符。
5、《夜半乐·野乡缺月昏暗,疏星隐没,灵蝠翩翩舞……意中一派锦绣……》。又为吾“乡间杂诗·远年怀想”所附小令之境也,且其堪称“自曝其糗”,将浮生一特定时段“想入非非”之意境心情,径直作此“形象显示”。画中依旧是这再三再四曾经入画的小屋及周边之景,而此却处理为清冷夜色之中,万籁俱寂,缺月疏桐、乱竹拐枣映衬之下,平白辄见此乡野瓦房上空,一团祥云集结于那厢,其内群仙翩跹起舞,赤、橙、黄、绿、青、蓝、紫七彩衣裙,婉然可见焉。此自是当初吾这未谙世事之“毛头小伙”臆想中情景无疑。唯倘识之所以如此,或亦可宥。彼时也,吾人在万般困顿之中,经历一系列艰苦卓绝奋斗,已然接到相关方面电话通知,说是已被四川美术学院录取,满心以为从小理想就此开始实现。而后孰料不单是这样的好事没咱的份,就连本县中等师范校,也都明说决不收录咱……画之右侧,那条弯弯曲曲的小径,或乃暗示:这,才是吾辈实实在在的人生之路罢。呵呵。
本月之作至此终。本年画作亦至此终。一切,来年重新开始。
·精研艺术,细品人生·
·读千卷书,行万里路。体验万千风俗人情,乃得万千诗词文句、万千翰墨画图……
·人生甚难者:尽历尘世辛苦、洞悉存世悲凉之后,依旧能够兴致勃勃且是诗意地对待生活·
(敬请关注童山雷微信公众号:jndzts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