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说》
----诗,有形式的不同,无高低之区别
就传统古诗而言,形式分律,绝,古风;再分五言,七言,杂言等。
我常写五言诗,因为我觉得它符合我的性格和水平:
《羚峡晨曦》
(新韵)
日照锦山峰,长河半映红。
涓涓滇桂水,滚滚大江东。
注:西江发源于云南省乌蒙山脉,经广西入粤
只是心里常自愧低能,反反复复,就那么二十个字,再也憋不出什么东西来了 !
写多了,心灵就有点开窍了:正因为五言诗字数少,才有它特别难写的地方。短短二十个字,既要描写景物,又要抒发感情,顾此失彼 !还有起承转合等等,颇考功力,若非高手,断无佳作 !
请诸君欣赏王维的《相思》:
红豆生南国,春来发几枝。
愿君多采撷,此物最相思。
高,高,高,实在高 !
当然,王昌龄的《出塞》;杜甫的《登高》;李白的《将进酒》;陈子昂的《登幽州台歌》等,熠熠生辉。但在满天繁星中,还是一眼就能看到王维的红豆《相思》!
于是,自己心平气和了,就写二十个字吧,小媳妇总有一天能熬成婆的:
《雅居》
(新韵)
庭前闻鸟语,举目叶初华。
闹市阑珊处,林庐是我家。
多余说几句关于“平水韵”和“新韵”的话吧:我,从小在大力推广普通话的环境中生活,受其熏陶,熟识普通话,当然用“新韵”方便些,何况官方又认可,何乐而不为 !至于平时拼凑出一两首号称平水韵“平仄非常完美”的“诗”来,那是巧合,并非有意为之。而且,会写不会读(依然用普通话吟读),哪有什么“入声”的体会 !
以后,我还是老老实实写五言,用新韵得了。
但我真的觉得:诗,有形式的不同,无高低之区別 !
附一首四十个字的“诗”吧:
《五律 · 白话吾诗》
(新韵)
诗兮朗朗声,尽诉自然情。
有感成佳作,无真变乱鸣。
直白孩可悟,怪僻叟难评。
我赋家常句,滔滔话不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