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雨凄凄,鸡鸣喈喈。
国染微恙,亟盼君子。
既见君子,忧心转夷。
风雨潇潇,鸡鸣胶胶。
国有笃疾,有赖君子。
既见君子,沉珂尽去。
风雨如晦,鸡鸣不已。
国步斯頻,惟真君子。
既见君子,不胜欢喜。
《诗经•风雨》原文
风雨凄凄,鸡鸣喈喈。既见君子,云胡不夷。
风雨潇潇,鸡鸣胶胶。既见君子,云胡不瘳。
风雨如晦,鸡鸣不已。既见君子,云胡不喜。
《风雨》,现代大都据诗意解释为风雨日远行亲人突然归来之后喜悦之情的阐发。
然而,古时诸多论者却认为是具有隐喻含义的“乱世思君”说。
《毛诗序》曰:“《风雨》,思君子也。乱世则思君子不改其度焉。”《郑笺》进一步解释:“兴者,喻君子虽居乱世,不变改其节度。……鸡不为如晦而止不鸣。”这样,“风雨”便象征乱世,“鸡鸣”便象征君子不改其度,故后世许多士人君子,常以虽处“风雨如晦”之境,仍要“鸡鸣不已”自励。南朝梁简文帝《幽絷题壁自序》云:“梁正士兰陵萧纲,立身行己,终始如一。风雨如晦,鸡鸣不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