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诗说(二)》
---- 有感于“两句三年得,一吟双泪流”与“有感而发,脱口而歌”的另类想法
都说好诗是“炼”出来的,我看未必。“未必”的意思是说有些好诗是“炼”出来的,否则,春风怎“绿”江南岸!但有些好诗則是咏唱者感情,素质,修养的瞬间自然流露,不炼自好(暂欠例证)。
说一下我的情况:我没什么“好诗”,但往往在吟咏歪诗时,觉得初稿是比较流畅自然的。然后种种原因,诸多删改,诸多摆弄,于是合平仄了,于是合规矩了,于是满纸刀斧痕迹了 !
不怨天,不怨地,只怨自己“炼”的功夫太低劣!人贵自知,所以有时诗成后,只要大致满意,我就不一改再改了。即使平仄不合律,大不了是首“古风”。古风又何妨!
有时我反而觉得,“古风”比“格律诗”更难写好!原因之一是格律诗有个“格律模块”,依规选字,诗句的音乐感就有了。古风没有这种模块,要写出音乐感来,就颇考功力了。稍不慎,便沦为“打油”!
万物有度,物极则反。不炼不行,多炼无益。只可惜要时时事事适度,那是上帝也没法干好的活 !
于是我随缘了 !
(本文并无普遍意义,纯属个人管中之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