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绝读《三玄·道德经·第三十九章昔之得一者》有感(5)
2018年9月3日
人老将至,整理文稿,得诗一首(参见附录):
道德真经五千言,
法本得一本质传;
返朴归真己悟道,
归根结底法自然。
附录:读《三玄·道德经·第三十九章昔之得一者》有感(5)
本文专门谈一谈与《道德经》有关的“法本得一”的问题。
“法本得一”,关键是如何理解“法”!法在这里可理解为“大道之法”!大道显现万象万物,“法”乃万象万物运行之法规(内在的规律、方法”等,或修道之人遵循的修道法则等!……。
•《道德经》五千言,是论道的,也是说法的!大道之法,讲究把握:“阴阳平衡,刚柔并济,与时俱进,变动不居”,“物极必反,否极泰来”,“福祸相依,对立统一”,“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致虚极,守静笃”,“无为而治,大公无私”,“上善若水,为而不争”,“功成身退,反朴归真”,“以柔克刚,后发制人”,“以正治国,以奇用兵”等等等等!……。
•《道德经》五千言,是论道的,也是说法的!但“万法归宗,必有根本”!这就是“法本”。“法本”是什么?“法本”就是“得一”!“一”是什么?“道生一”,“一”是“道之子”,“一”不离“道”!“无”是“无极”,“一”是“太极”!昔之得一者,天得一以清;地得一以宁;神得一以灵;谷得一以盈,万物得一以生;候王得一以为天一正!……。
•《道德经》五千言,是论道的,也是说法的!但“道可道,非恒道;名可名,非恒名。”可是,所论的又不是“道”的本身,又不是什么“法”!而只是一些关于“道之理”的一些“言辞”而已!真正的“道”要靠自己去领悟,真正的“法”要靠自己领悟“道之理”之后去“掌握”和“运用”!此乃“运用之妙 存乎一心”之谓也!……。因此,所以说:“道之理在书中,道之法在书外。理有定理,法无定法。在书中求理,在书外求法。理是死的,法是活的。万法唯心,心生、种种法生。万法一理,所以各宗各派都强调不二法门。即一门入、门门入、无门不入;一法通、法法通、无法不通。有门才能入,无门则不能入;有法才能通,无法则不能通!……。”对于一个“悟道”的人,何愁不会运用“道之法”呢!对于一个求道修行的人来说,只要你入了门,何愁不能“登堂入室”呢!……。
本文链接的文章如下:
附1:每日学经典 | 《老子河上公章句》法本第三十九
西安市万寿八仙宫,2020-07-12
这正是:
道德真经五千言,法本得一本质传;
返朴归真己悟道,归根结底法自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