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绝读《三玄·道德经·第四十章反者道之动》有感(3)
2018年9月3日
人老将至,整理文稿,得诗一首(参见附录):
适度张弛莫求全,
物极必反自难圆;
潮汐起落皆定数,
因势而为顺自然。
附录:读《三玄·道德经·第四十章反者道之动》有感(3)
本文专门谈一谈与《道德经》有关的“物极必反”的问题。
物极必反,是中国古代哲学中一个非常深刻的概念。它至少有两层含义:一、是说我们做事不可做过了头!做过了头就会走向反面。平时说的“过犹不及”;“真理越过一步,就是缪误!”就是这个道理。凡事太满了,就要走向亏损。人生走到顶峰,就注定要走下坡路!……。二、物极必反是事物发展的客观规律!也就是说,世上万物必然都是沿着物极必反的道路前进的,也就是矛盾的对立统一规律。俗话说:“月盈则亏,潮起潮落。”“生老病死,自然规律。”花开花谢,物壮则老,乐极生悲,否极泰来!……。【按:对于第一层含义,可以“避免”;对于第二层含义,只能“利用”! ……。】
物极必反,好理解。问题是如何才能“避免”或“利用”物极必反?
•西汉·戴圣《礼记·曲礼上》:“傲不可长,欲不可纵,志不可满,乐不可极。”
•“满招损谦受益”;“临事让人一步,自有余地;临财放宽一分,自有余味”;“凡事有度,适可而止。”
•有人以为,凡是要取其半(或“黄金分割点”),就可以避免物极必反!如杭州灵隐寺的一副对联:“人生哪能多如意,万事只求半称心。”
•“做人像水,做事像山。”(做人尽量往低处走,让着别人,遇见利益和名声尽可能往下退,给自己留下做大的余地。做事一定要有自己的主见和目标,像山一样挺立在那儿,才能把事做好。)
•“水至清则无鱼,人至察则无徒。”(至诚之言,人未能信,至洁之行,物或致疑,皆由言行声名,无余地也。)
•《道德经·第九章》的启示:
“持而盈之,不如其已。揣而锐之,不可长保。金玉满堂,莫之能守。富贵而骄,自遗其咎。功成身退,天之道。”(意思是:“持有的东西已经使它盈满,不如暂且放一放手。锤炼的东西过于锋利,这样就不利于长期保存。整个屋子充满了金玉,这是很难守住不变的。人富贵之后就变得骄纵傲慢,这是自己在给自己遗留祸患。事情成功了,就让自身退下来而不固执占有功劳,这样才会做出更大贡献,进而真正拥有功劳,这就是天之道。”
【按:•“物极必反”,《道德经》中有不少章,都是在讲这个问题。如第八章说:“善利万物而不争。”第二章说:“作焉而不辞,生而不有,为而不恃,功成而弗居。”等等!……。都是在告诉我们怎样避免物极必反?】
•“无私奉献,没有遗憾。”“见困难就上,见荣誉就让,见先进就学,见落后就帮。”(成全他人他物的圆满,而在自己的利益上回归原点。也唯独如此奉献,才能真正地做到拥有。以及我们曾经探讨过的“不自见”,圆圈因首尾相连而使线段变短,直线因首尾无法相连,而长度永恒。我们唯独做功才能使事业不断壮大,而把做的“功”据为己有或者满足于此,必会使事业完结,因为做功和居功永远不可相连,而相连的办法就是我们自己。)
•毛主席说:“思想上政治上的路线正确与否,是决定一切的。”(分析矛盾,利用矛盾,抓主要矛盾。因势利导,夺取胜利。有理、有利、有节。)
•我党战胜敌人的三大法宝是:“武装斗争,统一战线,党的建设。”(武装斗争是对敌人,要孤立一小撮;统一战线是对友人,要最大限度的团结一切可以团结的力量;党的建设,是自身的“内外功夫”的修炼,打铁必须自身硬。党的建设是“三大法宝”的核心! ……。)
本文链接的文章如下:
附1:物极必反(百度信息)
附2:物极必反(深度好文)
悦文天下,20-09-24
这正是:
适度张弛莫求全,物极必反自难圆;
潮汐起落皆定数,因势而为顺自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