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江红·创世工程都江堰
我在小学课本里就接触过都江堰,那仅仅是一个模糊的概念。当我第一次走近它,当即愣在那里,搞不清一条水坝名扬四海的道理在哪儿。以往我对“堰”的理解是横贯在江中拦洪蓄水的堤坝,惟有都江堰,是在河道中间纵向修的,由鱼嘴分水堤、飞沙堰溢洪道和宝瓶口引水道三项工程组成。岷江汹涌,经都江堰化险为夷,变害为利,出宝瓶口流入内江,使川西平原成为“水旱从人,不知饥馑,沃野千里,世号陆海”的天府。这种别出心裁设计竟出现在两千多年前,世界水利的鼻祖——李冰父子完成的创世工程。李冰超前性的把科技运用到实践中,在华夏历史上书写了不朽的篇章!
岷江治水,都江堰,故事千年。
石堰起,李冰父子,绝世功勋。
鱼嘴分水神技能,宝瓶口外巧平衡。
河渠生色沃野岚翠,千万顷。
二郎庙,祭太守,濡养蜀,庇护民。
盈盈一水隔,汩汩清流。
恩波浩渺连成都,惠泽膏流润天府。
泽大地,神功名永著,济苍生。
释意:
四川有幸,公元前251年出现过一项并不惹人注目的任命:李冰任蜀郡守。李冰却因官位而成了一名实践科学家。他没有学过水利,但是,以使命为学校,苦钻几载,总结治水三字经“深淘滩,低作堰”、八字真言“遇湾截角,逢正抽心”,直到现在仍是水利工程的圭臬。
千年古堰至今还在输送汩汩清流。有了它,旱涝无常的四川平原成了天府之国,每当我们民族有了重大灾难,天府之国总是沉着地提供庇护和濡养。毫不夸张地说,它永久性地灌溉了中华民族。有了它,才有诸葛亮、刘备的雄才大略,才有李白、杜甫、陆游的川行华章。说得近一点,有了它,抗日战争中的中国才有一个比较安定的后方。
透过都江堰,举目无垠的成都平原,竟由一个水利工程决定命运,又由一个古代官员的天才设计,缔造出一个“天府之国”,在这里注释“物华天宝,人杰地灵”才是它的真正归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