黎本危
别过烟花趋炮火,红烧粪土获金身。
元勋总统元神尽,第一夫人第二春。
隔壁小王情爽快,全城百姓怒飞申。
逐离青岛三千里,再造共和幸福人。
按照七律的格律规范,第52“共”字所在位置 应平。但是“再造共和”是百年前热门成语,“共”字又不是断句位置,不太影响阅读效果。所以,我还是就把这个开玩笑的用词生搬硬套进去。

黎元洪小妾出身烟花巷 黎元洪死后携巨富嫁小10岁伙计
湖北武昌首义成功后,黎元洪于1911年10月11日被首义官兵推举为中华民国军政府鄂军都督,他的如夫人黎本危,也逐渐出现在公共视野,成为民国史上第一位涉足政坛的高官眷属。
辛亥革命中的黎本危
黎本危原名危红宝,又名危文绣,祖籍江西,小时候家乡遭灾,父母双亡,为了卖身葬父而流落于湖北汉口的烟花巷,凭着娇美的姿色和婉转的歌喉,成为书寓春院的当红歌妓。
1905年1月30日,大清王朝的钦差大臣、兵部侍郎铁良到湖北巡查练兵情况,湖广总督张之洞委派时任湖北新军第二镇第三协协统兼护该镇统制的黎元洪,全权负责接待事宜。当年的兵部侍郎,相当于今天的国防部副部长,当年镇的建制相当于今天的师,协相当于今天的旅。
以旅长**师长的黎元洪,专门为国防部副部长铁良安排了由一万多名新军官兵在雪地里对垒作战的军事演习。铁良巡查结束,在张之洞面前称赞湖北军政可谓天下第一,承诺要上奏朝廷给予嘉奖。
张之洞高兴不已,吩咐黎元洪陪同铁良去汉口的书寓春院公款腐败。当红歌妓危红宝因此结识了军界高官黎元洪,情不自禁地萌生仰慕之心。
在妓院老鸨的撮合下,不满20岁的危红宝很快变成42岁的黎元洪的如夫人,并且改名换姓,以黎本危的名字在民国史上留下一段佳话。
黎元洪的原配夫人吴敬君,是9岁便来到黎家的童养媳,而且是一名虔诚的佛教徒。她与黎本危一主内一主外,相处得还算和睦。黎本危粗通文墨又聪明大方,逐渐成为黎元洪处理公私事务的得力助手。武昌首义之后,黎元洪是在首义官兵的胁迫挟持之下勉强出任湖北军政府鄂军都督的。
首义成功后,黎元洪并没有积极主动地率部北伐,民军主力只是在武汉三镇及其周边地区扩充实力。随着清廷派遣陆军大臣荫昌统帅北洋第一军赶赴湖北,同时命令海军提督萨镇冰率领海军舰只前来助攻,湖北军政府在军事实力方面明显处于劣势。湖北民军虽然打过几个胜仗,但自10月26日后,清军海陆夹攻,民军伤亡惨重。
黎本危多次代表黎元洪到各个医院探望伤兵鼓舞士气,每到一处都要反复表示:“都督本拟亲来,因各军吃紧,不克分身,特命妾代达微忱。”令下级伤兵颇为感动。
与湖北军政府第一如夫人黎本危相得益彰的,还有共进会领导人、总监察处总监察刘公的如夫人刘一,以及战时总司令黄兴的如夫人徐宗汉。时任总监察处监印员的刘一,专门在蛇山抱冰堂的办公室设立接待站,负责接待积极响应武昌首义的女界人士。
1911年10月28日,假扮护士的徐宗汉,是在著名女医生张竹君在上海临时组织的中国赤十字会的掩护下,与黄兴、宋教仁、陈果夫等一百多人一起抵达湖北前线的。正是在张竹君、徐宗汉、刘一、黎本危等女权先驱的感召带动下,湖北黄陂女子吴淑卿才在时称阳夏战争的汉口、汉阳保卫战中,主动上书黎元洪要求从军杀敌。
南北议和成功后,女子北伐队奉命撤销。据1912年4月19日的沈阳《盛京时报》报道,陆国香、吴淑卿组织女子参政同盟会,推举黎元洪夫人吴敬君为会长,并成立女子法政学堂,“发扬女德,灌输女识,以为参政女子预备”。
黎元洪拨银千两给予资助,吴敬君、黎本危也慷慨解囊,湖北各地迅速形成一轮女子办学的高潮。“凡有所求而来者,必偿其愿而去,数月之间,黎计费已达数万金。”
1912年11月,湖北女子法政学堂开学,黎元洪与黎本危亲临该校,黎元洪在训词中依据现代法理,明确提出“自由者,法律之自由也;平权者,责任之平权也。使人人皆知法律,人人皆负责任”的办学理念。
民国政坛第一如夫人
1912年4月9日,已经辞去临时大总统的孙中山,应黎元洪邀请率领夫人卢慕贞、儿子孙科、女儿孙娫和孙婉,以及胡汉民、廖仲恺、汪精卫、居正、魏宸组、景耀月、程明超、马伯援、庞青城、女秘书宋蔼龄及其弟弟宋子文,还有《民立报》主笔章士钊及其夫人吴弱男等二十多人,乘坐“联鲸”、“湖鹗”两艘军舰抵达武汉。
4月10日中午,都督府举办盛大宴会,并由黎本危出面招待孙中山夫人卢慕贞及其女儿孙娫、孙婉。席间黎本危与孙娫、孙婉达成合办女子学校的意向,并于1913年如约创办了湖北第二女子师范学校。
另据居正在《总理游鄂》一文中介绍,孙中山在宴会间提议说,如此盛会,善舞者不妨起舞。宋蔼龄笑着回答说:“风气不好开哉。”黎夫人本危,以不善舞蹈推辞。章士钊夫人吴弱男和刘公夫人刘一,也都忸怩谦让。众人就这样在欢言笑语中结束宴会。
1913年,袁世凯扑灭孙中山发起的“二次革命”之后,于10月6日当选中华民国正式大总统,黎元洪当选副总统。为了实现中央集权,袁世凯委派段祺瑞专程来到湖北,以“磋商要政”为借口逼迫黎元洪赴京。
11月7日,黎元洪在黎本危陪伴下来到北京,以一万元月俸和两万元车马费的优厚待遇,住进东厂胡同将校**,随后被困居在中南海的瀛台。据说袁世凯为了表示特殊照顾,曾经专门安排京汉铁路局定时用火车运送黎元洪、黎本危喜欢的洪山菜苔和樊口鳊鱼,以抚慰他们的思乡之情。
1914年9月26日,黎元洪一家由瀛台迁居东厂胡同,黎本危很快成为活跃在京津地区社交场所的一名政坛名媛。
据记载,京津上流社会都知道副总统夫人黎本危女士,近年跟着教师学习英、法语言,已经能与外国人直接谈话。每当有社交舞会,黎夫人就负责招待女宾,她深谙西方礼仪,每每令宾主尽欢。在民国初年的五位大总统袁世凯、黎元洪、冯国璋、徐世昌、曹锟中,与外交界感情最笃者是黎元洪。
1923年6月13日,时任中华民国大总统的黎元洪,在直系军阀逼迫下通电离京,他所乘坐的专车在前往天津途中,被直系军阀王承斌拦截。王承斌向黎元洪索要总统府印信,黎元洪被迫说出印信被黎本危存放在北京东交民巷法国医院。
北京警察总监薛之珩找到黎本危,黎本危临危不惧拒绝配合,直到黎元洪从天津车站打来电话,她才到法国医院取出印信。
印信交出后,王承斌逼令黎元洪签字通电宣告辞职,由国务院摄行大总统职务,最后才予以放行。黎元洪回到住宅后,马上将被逼签名的情形通告全国,表示几封通电都是“被强迫”之下的不得已行为,“依法决不生效力”。
9月8日,黎元洪自天津南下,11日到达上海图谋组织临时中央政府,因为遭到各方面冷遇而宣告失败,他的政治生涯也就此终结。
1928年6月3日,黎元洪在天津去世,一年后吴敬君去世。黎本危随后与绸缎商铺店员王葵轩公开交往,并于1932年携带黎家遗产证书出走青岛。从美国哥伦比亚大学留学归来的黎元洪长女黎绍芳,为此与黎本危打了一场争夺遗产的著名官司。
因为手上有遗产证书,黎家天津房产大部分为黎本危所得。后来,黎本危把名下房产出租给天津东兴楼饭庄,她自己投资巨款与王葵轩在青岛开办一家绸缎商铺。这个王葵轩是天津绸缎庄的伙计,比黎本危小了10岁,由于王葵轩颇善经营,绸缎商铺生意兴隆。
1934年,黎本危与王葵轩在青岛高调结婚,引起敬仰前大总统黎元洪的一部分军政大员的强烈不满。胤凌在《悲情民园“如夫人”》一文中说:当时不少人上书青岛市政府,要求惩治这等伤风败俗、有损政府颜面的行为。青岛市长沈鸿烈震怒了,他下令警察局抓捕了王葵轩,并查封了他在青岛的绸缎铺。理由是王葵轩竟坑蒙拐骗黎老总统的钱做生意!至于黎本危,因其放荡成性,道德败坏,损坏了老总统的脸面而被驱逐出青岛。
就在这个时候,66岁的卸任总理熊希龄与33岁的留美才女毛彦文,于1935年2月9日在上海隆重结婚,相关消息源源不绝,登载报端有数月之久。这番热闹场面,引出了黎本危心理失衡的悲愤攀比。
熊希龄是黎元洪担任中华民国副总统和大总统时的老部下和老同僚,在交际场上与黎本危多有接触。毛彦文才貌俱佳却红颜薄命,此前已经有过三次婚恋失败的经历。
眼见熊希龄与毛彦文之间老少夫妻、白发红颜的缠绵恩爱,黎本危于悲愤中套用熊希龄写给毛彦文的定情诗词《贺新郎》的曲调,写下一首充满悲情的诗词投寄给上海《申报》,其中写道:
往事嗟回首,叹年来,惨遭忧患,病容消瘦。欲树女权新生命,惟有精神奋斗。黎公去,谁怜薄柳。天赋人权本自由,乞针神别把鸳鸯绣。青岛上,得相守。琵琶更将新声奏。虽不是,齐眉举案,糟糠箕帚,相印两心同契合,恍似当年幼。个中情,况自浓厚。礼教吃人议沸腾,薄海滨无端起顽沤,干卿事,春水绉。
这首诗词在《申报》“妇女园地”栏目发表后,引起当时社会的广泛关注。
一名叫孙黻章的读者投稿给《申报》,以《男女对照表》的标题,将黎本危的再嫁与熊希龄的续娶进行对比:
“黎本危再嫁王葵轩,新故交谪,逐出青岛;熊希龄续娶毛彦文,宾客趋贺,欢腾歇浦。”
一对比,引起了更多人的共鸣,于是很多媒体纷纷倒戈(看来不是有了自媒体,媒体才墙头草的),支持黎本危,要求青岛撤回驱逐令。
青岛市政考虑影响,就让王葵轩发誓写信,和黎本危断绝关系,就放他回去。王葵轩想想好汉不吃眼前亏,写就写,先回家再说。
王葵轩被放后,变卖青岛财产,找到了黎本危,后来两人又开了几家公司,从此“王子”和“公主”过上了幸福的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