事业单位养老金制度改革之我见
作者 箫笛 发表时间 2009-2-17 推荐程度★★★★出自:湘滨文学网
事业单位养老金制度随着事业单位的退休人员越来越多,财政的负担越来越重,与企业的剪刀差越拉越大,企业退休人员的不满情绪越来越高诸方面压力而必须对其实行改革。文教卫生、农林水、新闻广播等单位是这次改革的重点,涉及面达到近四千万人。事业单位主要成分为知识分子,他们是生产力中最积极最活跃的因素。所以,要求此番改革相对公平合理,稳妥平稳衔接,同时既顾及事业单位退休人员又顾及企业单位退休人员,把改革后遗症减少到最低限度。
广东某一高校欲进行试点,某一教授看到改革的文件后,惊悉退休教授养老金每月仅1800元,故要提前退休,提前退休每月仍有4000多元。一石激起千重浪,一百多名教授纷纷要求提前退休,这些教授都是学校的骨干力量,倘若允许他们退休,学校必然瘫痪或停办。故上级开会稳定教授情绪,改革试点暂时叫停。此乃网上看到的一则消息,虽不知真伪,但绝非空穴来风。企业退休工人养老金偏低,以降低事业单位退休人员养老金来平息他们愤懑情绪,实属不明之举。因为这样做,企业退休工人并无得到任何好处,而且又将一部分步入小康社会阶层赶入弱势群体,增加更多人的不满,社会不和谐因素对政府抵触情绪徒然增多,怨火更旺。众所皆知。事业单位工作人员大多数是生产力最积极因素的哺育者、维护者、推动者或是说经济可持续发展呵护者催生者。假如一个改革措施导致他们后顾堪忧、忿忿不满、思想顶牛便可以判断此政策有待完善。也许有人会发问,广大企业退休人员不合理状况不需要改变吗?由此提出了一个非常尖锐的问题。假如真的为企业退休人员待遇着想的话,你便不能大幅度降低事业单位退休人员养老金,因为事业单位工作人员是经济可持续发展最重要的推动力量之一。换个角度思维,假如你要维持事业单位工作人员较高的养老金,你就必须不断提高企业单位的养老金,努力缩小企业事业退休金的剪刀差,使社会趋于相对公平合理,减少不稳定因素,况且企业工作人员是物质财富直接创造者。能把企业单位退休金提到事业单位退休金水平那就谁都没有怨言,但是国民生产力没有发展到这样的高度,国家没有这个财力,因此既不现实,也不可能。然而,如此尖锐的矛盾必须解决,根据比较慎密的思考,我提出了事业单位养老金制度改革的一些浅见,供大家讨论。
如果不考虑公务员,事业单位退休金改革难点在于50后,如果公务员包括进去,就应该包括40后。这些人参加工作初期乃至以后的相当一段时期,工资在26元——45元之间,极少数更高一些。这个阶段国家属于高积累时期,因此国家虽无与职工签订合同,但仍在报纸、广播、等媒体与文件体现国家要对职工的生老病死、居住等负责任。改革开放后,这些承诺由于与新精神不相吻合而一风吹走了。假如又一纸文件要这些事业单位退休人员退休金降到企业单位退休金的水平,人们有理由认为极大不公平。你可能发问,工人下岗工人应该承受,难道事业单位工作人员不应当承受改革阵痛吗?此问题须从两个方面回答:首先,一刀切让工人下岗是不合理的。其次,现任政府已对下岗工人出现的不合理现象进行纠正。以我们泉州某厂下岗工人蒋XX为例,他1972年参加工作,1999年下岗,和事业单位工作人员一样,相当一段时间为高积累的国家做出贡献。国家为了补偿他这段期间损失,于2007年补偿他将近7万元。假若事业单位的退休人员一下子降到与工人退休金相近而不进行补偿,不是又制造新的不合理吗?古人都知道,预则立,不予则废。相信我们政府应当可以也可能并可以说他们终将把事业单位养老金制度不合理因素减少到最低点。
以中学教师或小学教师、幼儿园教师为例,2003年私立中学、私立小学、私立幼儿园大兴其道,他们工资都比公立教师高出一截。直至今天,他们平均工资扣去社保金后仍然高于公立教师工资。虽然他们应试教学水平可能比公立教师高一点,但从全面培养学生素质方面私立教师与公立教师难分伯仲。此例说明,公立学校教师工资仍无实行市场化,仍为国家进行积累。只是工资改革,公立教师工资日益接近市场化工资。再举一例,现在刚进厂工人月薪为800——1200元,退休工人养老金差不多是800元——1200元,私立学校新老师工资可达2000元到8000元,退休老师退休金在2000元——5000元左右。(以泉州为例,以下均同。)还有,即使在毛泽东时代,刚入厂的学徒工工资18元,刚工作的大学生工资53.5元,差别幅度仍近3倍,知识分子退休金仍然大大高于工人,除了个别高级工人外。由于教师与医生等几个职业公立与私立具有可比性,对医院不大熟悉,故以教师为案例。
根据上面的分析,我设计几个个事业退休金改革方案,因为是大约推想,数据仅供参考,或者说,只提供几个思路,让大家讨论。
一、逐渐递减法
例如,事业单位的养老金改革从2010年起,那从这一年退休起,退休人员的退休金每年递减1%,就是说,2010年退休人员只拿他们工资的总额的99%,2011年退休工作人员只拿他们工资总额的98,2012年退休人员只拿他们工资总额的97%……依次类推,一直递减到60%,也就是2050年,我国达到中等发达国家水平,事业单位、国家机关公务员退休金与企业单位退休人员的退休金由双轨制合并为单轨制。或有人质问,这样做,越年轻工作人员退休金越少。不会的,因为每年事业单位的工作人员都要升一级工资,假如事业单位的平均工资是2000元的话,一级工资是36元到50多元,每年仍有十几到30几元工资可升,只是幅度少一点。这仍然是比较科学的,因为随着时间的推移,事业单位工作人员工资越来越接近市场化。此方法好处与以前的退休金制度平稳衔接。
二、买断工龄法
这是从工人下岗买断工龄受的启发。高级职称:教授,高级工程师,主治医师,处长……一次性买断工龄,也就是付给他们长年扣除工资外为国家的积累,15000元X工龄,副高职称:副处级,中学高级教师,小学小中高……,12000元x工龄,中级职称:科长,小学高级教师,中学一级教师,护师……10000元X工龄,(中学二级,小学一级,护士,科员……)8000元X工龄。事业单位工作人员被买断工龄后与同工龄的工人享受一样的养老金。这种方法的好处是干脆,直截了当。
三、缴纳养老金法
教师按工资比例缴纳一定养老金,这种方法90年代曾使用过,我们曾经缴纳了好几年养老金,后来又说教师享受公务员待遇,不用缴纳,上缴养老金悉数归公。这种方法好处是缴纳得多,享受养老金也多,其他一般不会产生意见。
四、固定退休金法
第二种方法理论行得通,实际难以操作。假如,事业单位每年退休人员为130万人,平均每人买断工龄的费用约30万,一年国家就得多花近四千亿人民币,比原来不改革的情况更糟。由此,我想出第四种方法。事业单位的退休金额数不变,每次工资改革,锁定事业单位退休金额恒定指数不变或略有下降,增加退休金只增加物价上升的份额或者保持原有数额不变,增加物价提高,养老金保持不变,实际就是工资下降。而企业退休人员退休金如同今年,以百分之十数额增加,只需十几次工改,企业单位与事业单位的退休金便可以双轨合一。这样,国家用于退休金费用并没有减少,而由于企业单位退休人员基数大而有所增加。回答:是的。套用赵本山的一句台词,国家“不差钱”。为什么这样说呢?国家今年向美国买一千多亿美元的国债。一千多亿美元是什么概念,就是事业单位的退休人员一分都不少,可以连续发六、七年他们的退休金。但为什么要对事业单位工作人员的退休金进行改革呢?估计有两个层面原因:一、随着事业单位退休人员增多,国家财政终将无法支撑。二、企业与事业单位退休人员的养老金差距太大,产生社会矛盾,为了建设和谐社会,故需改革。而第四条建议正符合以上两点要求。
五、工龄、职称合算法
在工龄与职称两方面相比较,工龄积累职称的积累高一些,况且在1988年才开始实行评定职称,大学少数六十年代评定老教授除外,且这些老教授绝大部分已经退休。有些至今还未退休的人参加工作至88年就已经达二十年工龄了,因此,还可以推出一种比较符合付出与领取相符合的办法。事业单位正高级职称如教授,高级工程师,高级经济师、主任医师等,即相当于公务员处长级的人员的退休人员的月养老金:150元X工龄;事业单位副高级职称,如副教授,副高级工程师,副高级经济师、副主任医师等,即相当于公务员副处长级的人员的退休人员月养老金:130元X工龄;中级职称如讲师、中学一级教师、小学高级教师、工程师、主治医生等,相当于公务科长级的人员120元X工龄;未达中级职称的人员如助教,中学二级教师,小学一级、二级教师、护士等,相当于公务员科员的人员的退休人员的月养老金:80元X工龄。……这种养老金结算法容易向工人们解释,因为他们以前每个月都有向国家积累款额。现在,只是还与事业单位退休人员。此方法好处是可以与原先规定65岁退休方法结合起来。如愿意工作到65岁,政策允许,但男的60岁便可以退休,女的55岁便可以退休。如想工龄长点,你可以干到底;如想按原来的退休年龄退休,也供选择,这种方法却有人性化和弹性之味道。
六、养老金与积累金归还分流法
除了以上五种方法外,还有一种比较科学的方法,这种方法把养老金与退休金实行分流。
首先,事业单位的退休人员养老金与企业退休人员退休人员相等同。例如:泉州地区企业单位退休人员月养老金为1200元,事业单位退休人员的月养老金同样也是月1200元。且每次调整工资幅度相等,即企业退休人员调整退休金120元,事业单位退休人员的养老金一样调整120元。这样,不至于企业退休人员的养老金与事业单位退休人员的养老金距离越拉越大。但是事业单位不同于企业单位,其职工一直工作到退休,不存在买断工龄,他们为国家长期做出的积累如何补偿?在此且分成两个阶段:A、职工从工作开始到1993年的工作年限,92年邓小平南巡讲话,93年市场经济起全面铺开,仅以泉州为例,各地要以该地区的市场经济实行算起。B、1993年到退休年限。(以下A即代表A条表述的,B代表B所表述的)A时期还是计划经济,职工所拿的是计划经济为国家高积累的工资,B时期已经开始实行市场经济,职工领取的是越来越接近市场化的工资。所以,职工的退休金(也叫积累金归还金)可以这样算: 100元XA +50元(可以根据职称高低调整上下幅度)XB= 退休金总额。数字不一定很准确,可以请专家计算一下,这样提供了一个思路。事业单位的退休人员退休福利即是:养老金+退休金。这种方法好处是较为科学,企业单位退休人员福利与事业单位退休人员福利不会随工资改革越拉越大反而会越缩越小。
应该提到,政府忽视企业知识分子退休人员,凡是大学生到企业工作的,都应该给予他们适当补贴,这些人大约500万左右,补偿他们对社会生产力发展作出较大贡献。
假如国家机关公务员一同参与养老金制度改革,改革就会顺利得多。
网友评论
1、 游客9472:如果把公务员的养老金也拉进来一起改革,我看政府部门就没有那么积极了
2、游客9529:国家公务员也应参与改革。
……
3、游客7461:这篇文章看得出作者的态度是认真的,推荐的方法也有科学性,如果政府能够采纳并加以研究充实,或许能够找到解决当前养老金制度改革之难题,但是从之前社保部出台的事业单位养老金制度改革的方法看,觉得只为财政减负和甩包袱想法是行不通的,这种大事公务员竞然不参加过于荒唐,希望领导能够真正重视这个问题,社会上能人有才者多得很,只要态度端正,定能创新出一套公平合理的社保制度来。
4、游客2541:人保部的干部们能有这样的智商就好了,他们只会说财政紧张,企事业拉平,公务员也会改的等等废话,悲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