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律三首
游国子监(注)
一
桂府秋堂聚贡生,寒门子弟入皇城。
家鸡振翅飞金凤,池鲤腾空起玉龙。
刺骨悬梁期殿试,光宗耀祖盼题名。
缘何书苑分南北,青史毫端后世评。
二
虬枝铁干问忠奸,古柏森然郁盛繁。
挑帽严嵩谁与证,纷纭众口是非传。
碑林细看知何意,字海粗识刻简编。
稚子雕文邀共览,摘词凑句溅诗篇。
三
千年墨迹字留痕,董笔一挥证古今。
史册修完由帝冑,遒文览罢问黎民。
碑铭巨作遗争论,隽刻华章永世存。
溯本寻根国子监,方知谬误再求真。
注:隋开皇初年,成立国子监。桂府:.犹礼闱。秋堂:秋日的厅堂。常以指书生攻读课业之所。明代国子监规模宏大,分南、北两监,各设在南京与北京。贡生科举时代,挑选府、州、县生员秀才中成绩或资格优异者,升入京师的国子监读书,称为贡生。永乐二十年,盛况空前。当时邻邦高丽、日 本、琉球、暹罗等国“向慕文教”,不断派留学生到国子监学习。董笔:董狐之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