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沈婉玲
阿里山赋
嘉南地北,嘉义市东。十八座高山成其阿里①,几万年峡谷藏于其中。东靠玉山主峰,层峦环列;北连投县②峻岭,叠嶂巍崇。山势嵯峨而崄峻,地形壮阔而浑雄。泉落断崖,悬注之声磅礴;气清灵岳,澄明之景雍融③。极神奇而迥异,甚幽胜而不穷。飒飒林涛,俱壮观于岩壑;酣酣④木秀,更奇倔于山丛。逾千年而森挺,经百炼而郁葱。
若夫邹族⑤绵长,祖先意远。心期润养之坤,目极生存之本。偶寻白鹿而入胜,相合天机;勇战恶龙而太平,脱离屯蹇⑥。舍身之举壮哉,气侠直刚;诚意之心美矣,情怀热滚。姊妹潭⑦外,红桧⑧周罗;兄弟树⑨前,碧溪延宛。迷华艳艳之山花,入绿茵茵之草坂。于是据地而围猎场,所得啮肥;护坡而事耕畴,既成餐饭。
兼复林相丰富,雨量合宜。塔山⑩钟毓,沃壤孕奇。绚丽天边,染渲似画家着色;苍茫山际,骁腾犹野马雄师。碰壁火车⑪,前往祝山观日⑫;登山铁路⑬,循依盘道感时。春暖冬寒之当日,李繁枫锦以会期。烂漫风光,鸟啭泠泠悦耳;清新茗味,茶香淡淡袭肌。物物佳于丰泽,村村好于阜熙。
尔其阿里中兴,桃城执竞⑭。新中横公路之贯通,筑优游吧斯⑮之慧性。所知日据时期⑯之滥伐,森林毁伤;台湾光复⑰而防维,珍木苍劲。加以崇礼让之遗风,重人文之学政。原住民之精粹,四海流传;台湾省之光华,九州述咏。祖孙贯脉,三代木⑱且同心;山水相维,一叶兰⑲则共命。六亲和睦而淳良,各社精诚而恭敬。同习俗以推美,精技能以守正。慈云寺,安民求福之小康;受镇宫⑳,仙蝶拜神之鼎盛。祈中华雄固,桑梓丰宁;盼两岸团圆,邦家延庆。
【韵依平水韵】
壬寅年元月
部分注释:
①阿里:指阿里山,位于台湾省嘉义市东75公里,东面靠近台湾最高峰玉山。是全台湾最理想的避暑胜地,也是台湾省的著名旅游风景区。日出、云海、晚霞、森林与高山铁路,合称阿里山五奇。红桧、扁柏、亚杉、铁杉、松树,合称阿里山五木。
②投县:南投县之别名,南投县位于中国台湾省中部,是台湾省唯一的内陆县。它的南面毗邻嘉义县和高雄市。
③雍融:和美貌。
④酣酣:旺盛;炽盛。
⑤邹族:阿里山一个英勇的原住民族。
⑥屯蹇:艰难困苦。
⑦姊妹潭:二个大小不同的邻近湖泊,『姊潭』呈长方形,占地160坪、『妹潭』略呈圆形,占地20坪,相传有二位山地女孩在此双双殉情。
⑧红桧:阿里山之名贵树种,树龄超出三千年以上,有“阿里山神木”之称。
⑨兄弟树:阿里山上,有两株、三株、四株长在一起的,被称为“兄弟”树,并形成了特有的景观。
⑩塔山:许多资料指称阿里山又名塔山,标高2,484米。
⑪碰壁火车:火车以推进方式运转,为迁就急峻的山形,铁路呈z字型曲折前进,经过三个分道时,火车时而往前拖、时而在后推,须以螺旋型环绕独立山三周约五公里长、两百公尺高而终抵阿里山,故有“阿里山火车碰壁之称”。
⑫祝山观日:祝山观日楼上为最好的观日点,或自沼平公园观日步道牌楼拾阶而上。
⑬铁路:指高山铁路、森林铁路,它是台湾人自建的第一条高山铁路,**祝山观日行。全程经过49个隧道、77座桥,沿途可欣赏热、暖、温等不同森林带之植物种类变化与美丽的山脉、溪谷。
⑭桃城:嘉义市古名“诸罗山”,亦名桃城,以其古城形如桃而名,桃之尾尖,在今中央七彩喷水一带,市民惯称桃仔尾。
⑮优游吧斯:阿里山邹族文化部落,集中展示了邹族文化的精髓。阿里山邹族文化部落是阿里山的一个新亮点,也是体验阿里山文化艺术气息底蕴最佳的场所。
⑯日据时期:日据时期,阿里山定为日本的“国立公园”,1900年6月12日,日本政府派人展开调查阿里山森林,其后有30万株的原始桧木林,1906年11月又发现神木群,这些珍贵树木,全遭日本人滥砍滥伐。树桩是日本侵略者掠夺千年名贵树种后留下的历史见证。
⑰台湾光复:1945年9月,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日本战败投降后,10月25日台湾光复,日本归还台湾给中国,然天然的红桧、扁柏等珍贵树种几已被砍伐殆尽。1963年,为保护天然资源,台湾林务局将阿里山和玉山一带39600余公顷的“国有”林地,编为“阿里山森林游乐区”并拟定整建及维护。
⑱三代木:在象鼻木旁边,有一棵古木,枯树上张出新枝,延续了三代,可谓树中的三代同堂。成为阿里山森林中的一大奇观。据说,第一代是被雷电劈断的,第二代是日本人砍掉的,在此基础上,第三代长出,现在仍然枝繁叶茂。
⑲一叶兰:俗名台湾慈姑兰、山慈姑,台湾珍贵稀有野生兰的生态史。以阿里山为生长区,雌雄同株,每年二至四月开花,因花下仅长一片叶而得名。
⑳慈云寺:本名阿里山寺,该寺于民国叁十四年光复后改名为慈云寺,为推广整体健康理念,每年定期举办净食营活动,以期国人健康,社会祥和,国泰民安。
受镇宫:是全台湾海拔最高的庙宇,庙内奉祀玄天上帝、福德正神和注生娘娘,香火非常鼎盛。传说每年农历三月初三玄天上帝诞辰前后,都会飞来一批“神蝶”停驻在神像上朝拜,不吃不飞一周后就不见踪影,30多年来,从未间断,令人称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