话说济渎庙之六

2022-05-19 77 0 举报/投诉

话说济渎庙----之六
清咸丰五年(公元1855)黄河在铜瓦厢决口(今兰考)夺大清河於利津入海。前此黄河多次决口,巨野泽在清朝初年早已淤成平地,汶水也不能再汇合北流,济南的泺水也不会注入高悬的黄河。十几丈宽的大清河岂能容纳黄河大水,大片农田淹没坍塌沦为河道,盐场被泥沙掩埋,泥沙沉积再也不利于航行,大清河(济水)800多年的好时光彻底的结束了。

黄河夺济,又夺了大清河,济水除了发源一段外是完全消失了,只成了文献上遗留下来的历史陈迹,另外还落下几个地名供人想象——济源,济南、济阳,济宁,还有菏泽定陶历史上称作济阴郡。而古人祭祀济水河神的济渎庙,却也有几处保留至今,这就是济水遗留下来的历史实物。其中规模最大保存最好的当属河南济源济渎庙,初建于隋文帝开皇二年,宋元明都有扩建,直至清朝历代皇帝都遣使举行祭典。还有山西泽州济渎庙,初建于宋徽宗宣和四年,乾隆年间重修。山东菏泽济渎庙初建于五代后周,因为地处黄河下游,黄河决口被多次冲毁多次重建,碑碣记载最晚光绪年间修建。我们希望保护历史文物,使这些历史的遗迹能够永远存在下去,也算是后人对于济水的纪念吧!
最后以清朝两位诗人咏唱入海口的诗,结束本文:

清初诗人 山东利津籍刘学渤先生 描写济水多么美好多么繁荣——

济流千曲赴东津,万壑朝宗汇海滨。岸阔潮平飞野鹜,帆悬风静照游鳞。

青齐车毂争先渡,吴越艨艘列异珍。北地由来似都会,千村河润泽斯民。

清末诗人 山东利津籍李佐贤先生 看黄流却充满了怨恨和无奈——

河入济,济入海,汤汤汩汩十余载。昏垫不异洪荒时,离居荡析何所之。

坍地粮,遍四乡,黄流过处水汤汤。两岸崩坏如颓墙,须臾千丈万丈长。

【附注】黄河汛期两岸田地大量坍塌,官府照收租税,人谓之坍地粮。

相关文章

初夏
观尼亚加拉瀑布
敦煌莫高窟
初夏
夏日有吟
立夏

发布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