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十抒怀
二〇二一年十月
无悔平生常寂寥,功名利禄视云飘。
暮年唯喜书斋静,朽木偏祈霜刃彫。
育李培桃殚浅智,参禅悟道望危桥。
前途臧否毋须问,愚老同和犹树苗。
明日黄花,光鲜不再;明日青草,衰枯可怜。“可怜”者,可爱可惜可恤可悯可憾可哀也。辛丑菊月,予跻身耄耋之列,明日青草之属也。回望履迹,融可怜之五味;遐眺前途,定本初之六神。乃搜肠刮肚,竟成一律,曰《八十抒怀》。
检视过往,平平泛泛,无业绩叙述,多怅憾列陈。庸庸碌碌几十年,传道受业解惑而外,心无旁骛。虽寂寥,终不悔。花甲而后,似开悟,实懵懂。唯喜重温经典,泛读诗书;多囫囵吞枣,一知半解也。予,朽木一段,期“霜刃”雕琢;然霜刃朽木易得,雕琢刻画难为。育李培桃,殚其浅智,倾其鼯能,心有余而力不足,每耽才贤前程。惜哉,憾也。退而参禅悟道,遥望危桥,诸念丛生。夫桥,道也;高而危,实而虚,可望难即。旋念,可望亦大幸,距“道”弥近故也。
同和者,同气相求也,和衷共济也。《论语·子路》曰:“君子和而不同,小人同而不和。”予智商中下,情商中中,入世做人治学,磕磕碰碰;始不同不和,亦同亦和,继同而不和,终和而不同也。至耄耋,方有悟,不亦愚乎?所幸者,“功名利禄视云飘”,毋问前途臧否,犹思余生树苗也。
此,同和耶?此,同和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