取蜜诛蜂到底甜?偷香窃玉半垂帘【竹榭幽斋】第126期同题:【七律 致抄袭者】
致抄袭者——梦竹
现如今,文章似曾相识的屡见不鲜,因为网络太发达了,很多人吃喝拉撒睡,无时不刻的依赖网络,更别说写文章了。再说度娘也忒宽容了,你有求,她必应,只要开口,芝麻开门样样有。于是乎,抄袭就变成某些人又想立牌坊,又想什么什么的虎皮了。本来肚子里没什么存货,总想着附庸风雅,这种捉襟见肘的尴尬让一些人去羡慕嫉妒那些才高八斗,学富五车的人。岂不知,学问是来不得半点虚假和侥幸的,学问学问,简而言之就是学和问,一是虚心学,二是不耻下问,想不劳而获的攫取别人的劳动果实是十分可耻的。天真的孩子们如果要问,天下什么最可耻,直觉告诉他,最可耻莫过于“偷”了,偷别人的文章与偷别人的东西在本质上并无二致。
古来有一说,天下文章一大抄,怎么抄?笔者理解,先把人家的东西拿来认真的观赏、揣摩,然后粉碎、搅拌,之后做成你想要的模型,消化得越细碎,就越接近本质,古诗词里常说的化典无痕。只有那些懒学、钝感、无知的人,才会整句、整段甚至整篇的抄袭。
抄袭之风自古有之,可推测之明清之际的“以文取仕”的弊端,明清时的科举考试循规蹈矩,不允许有丝毫发挥的余地,那些形式主义极强的“八股文”不知束缚和埋没了多少文人志士的斗志和灵感。面对如此僵化、死板的作文要求,“抄”是必然和无奈的选择,所以,这句以“抄”为标志的俗语应运而生,形象生动的嘲讽了当时的应试制度。
现如今抄袭之风的盛行,也与当前短平快的生活节奏不无关系,许多人根本没有兴趣研读、思考和认真学习,五光十色的生活让人心不古,作风浮夸,但还想装潢门面,所谓临到用时方恨少,抄袭来得便捷省力,这样做不仅坏了文品,也损了人品。笔者奉劝抄袭者,所谓行万里路,读万卷书,所谓知书方能达理,脚踏实地的学习,哪怕文章稚嫩,但那是你自己的东西,敝帚自珍,通过真正的“原创”来进行自我救赎吧。
1、【七律——梁上君子】
诗/梦竹
取蜜诛蜂到底甜?偷香窃玉半垂帘。
五行馆里功夫手,三味槐堂滴水檐。
南郭吹竽终忐忑,齐王纳谏自容兼。
诗坛多少青云客,第一名声是洁廉。
诗译:
当今诗坛,出现了一种窃诗剽文的现象,一些追名者杀蜂取蜜到底甜在哪里?他们是五行人群中的盗贼,是文坛里的漏屋。为窃取别人的劳动成果。为一些蝇头小利,不惜做梁上君子,利用各种手段剽窃文章。然而,他们毕竟如南郭先生那样,心里还是忐忑不安的。他们应该知道邹忌讽齐王纳谏的故事,学会兼听,这种不道德的行为为什么屡禁不止?就是因为他们听不进别人的良言相劝。当然,也有相当一批不慕虚荣的八斗之才,他们最看重的不是虚名,而是个人的清正廉洁。
2、【七律】给抄袭者
诗/幽兰
圣手窃文总觉甜,改头换面挂青帘。
鼠行难以填空洞,锦幛何能盖破檐。
人假皮囊无可用,自成名利岂相兼。
寄生梁上非君子,正大持身必守廉。
简析:文坛上一些厚颜无耻的人总以窃取他人作品改头换面为荣,这种行为又和鼠类有什么不同呢?他们的行为为君子所不齿。愿我们每个爱好文学、以梦为马的人坚守正义,秉承廉洁,做一个自律的人。
3、【七律】致抄袭者
——次韵梦竹
诗/子麟
自许抄为上上签,怕人唾弃拉窗帘。
穿帮狗肉羊头挂,假冒灵芝草芥添。
胆子养肥卑忘耻,脸儿打肿笑来甜。
不劳而获才华臭,心正方能妙笔廉。
简析:卑鄙是卑鄙者的通行证,抄袭者把抄袭当成自己的法宝,不知羞耻。之所以抄袭,是因为肚里没货,挂羊头卖狗肉,拿野草充兰芝,粉饰自己的门面。颈联进一步揭露本相,抄袭反而能心安理得,已经是打肿脸充胖子还能笑出来,已经心理扭曲。尾联进一步告诫,要想写出好的诗词文章,关键是心有正气,肯下苦功夫,才能获得自己的妙笔,这才是真正的一心清廉。也是重拾自尊的根本。
4、【七律】无题(步韵)
诗/苏米
妒人瓜李种来甜,妙手空空过眼帘。
正道不思勤着力,歪门却识走飞檐。
衣身贴妥知分寸,才德相怀方备兼。
终是霾云难蔽月,文心一缕唤修廉。
简析:
看到别人种的瓜果很甜就偷偷摘走自以为能瞒天过海,这是一种不思进取而走歪门斜道的行为。衣装要量身而裁,才学和德行更要相互兼顾。呼唤修心修廉,相信霾云一定遮不住明月。
5、【七律】批抄袭者
诗/紫金光影
牙慧谁言比蜜甜,此般功力怕掀帘。
如簧弄舌无羞耻,似草骑墙玩倒檐。
执剑终究留险隘,吹竽怎可赌容兼。
程门也有江洋盗,逐了虚名少了谦。
简析:
抄袭,也不知谁人发明,古来络绎不绝。可这拾人牙慧的感觉不知怎么就这么甜,这样的功夫恐怕也有包不住的一天吧!舌如巧簧不知羞,骑墙茅草总难长久。耍剑是带有风险的,滥竽又岂能与行家相容。可怜书香门第也会有盗贼出现,这样有了虚名,只怕输了人格。
6、七律给抄袭者
诗/江水清浅
窃取犹如信手拈,
时空误作掩羞帘。
偷诗应感三生耻,
治学还遵一世谦。
易绣锦囊同李贺,
难求神笔似江淹。
劝君早走精勤路,
自古瓜儿苦后甜。
【简析】:这首诗表达了两层意思,首联与颔联是对剽窃行为的批判;颈联与尾联是对剽窃者的规劝。首联,剽窃他人诗文信手拈来、唾手可得、厚颜之极;错把时间、空间的距离当做遮掩羞耻的帘布,若要人不知,除非己莫为。颔联,剽窃者应该感到“今生之窃,三生为耻”;而那些严谨作学问的人,一生都非常谦逊。颈联,绣制个诗囊是容易做到的,何不象唐代李贺那样刻苦研诗;而南朝江淹文采飞扬,他的五彩笔是很难得到的。尾联,奉劝抄袭者早日走上勤勉的正路上,要明白这样的道理,瓜儿未成熟时也是苦的。“自古瓜儿苦后甜”,引用元代白朴《阳春曲•题情》。
7、【七律·致抄袭者】
诗/若愚
刘向何须怨叶公,跳梁君子擅装风。
惯施妙手真如也,纵使剽名直蹿红。
扫地斯文成笑柄,画皮鲜耻朽雕虫。
人间第一诚为上,对品诗书乃是功。
简析:刘向笔下有个“好龙”的叶公,就像今天的诗词抄袭者一样,看起来多“热爱”诗词,其实是不学无术腹中空的家伙。他们惯用剽窃的雕虫伎俩来博得“才情”的虚名而到处炫耀。但一切虚伪都是禁不起检验的,一旦真相败露,不仅颜面无存,也令斯文扫地。须知人生在世应以诚为本,品德与诗书相对称才是真功夫。
8、【七律】给抄袭者
诗/雨荷绿漪
始祖仓师神造化,说文解字慧炎黄。
诗经六义开先举,楚体奇言续韵锵。
千载唐风音律正,百年元散咏词芳。
画瓢岂有龙心骨,钓誉难书锦妙章。
诗解:中华文明的始祖仓颉创造了汉字,许慎的《说文解字》系统分析汉字字形和考究字源,是世界上最早的字典之一,他们开启了炎黄子孙的智慧,使五千年的历史得以记载传承。
《诗经》的“六义”“风雅颂”“赋比兴”开创了诗歌的先河。楚辞突破了《诗经》的四字句,发展为五言句,七言句,即把偶字句(四个字一句)变为奇字句(五个字以及七个字一句),不但能更好地表达思想感情,而且韵律和节奏也更富于音乐性。
唐代,是我国诗歌发展的全盛时期,对诗歌有了极大的发展,并形成格律,体裁大体为律诗和绝句。元曲在继承宋词的基础上形成了散曲,在语言上更加接近口语,流芳几百年。
抄袭者比猫画虎,依葫芦画瓢怎能得到统领全诗的龙骨?沽名钓誉也难写出锦绣篇章。因为你骗得了一时,骗不了一世,靠抄袭难以在文坛立足的。
9、【七律】给抄袭者
词/小家碧玉
牙慧他人好像甜,喜欢倒也去窥帘。
招摇撞市赢荣誉,作假玄虚易恶嫌。
怎得逍遥如李白,终难恬澹似陶潜。
应知耻辱回头客,猎暮长风侧帽檐。
简释:
吃人家的咀嚼过的东西有味道,甜吗?喜欢了可以去悄悄学习,未必不是好事。
拿着别人的成果招摇撞骗,赢得荣誉,虚无缥缈遭人厌恶。
气质怎么能如李白那样风雅浪漫呢,终究愧疚,心胸难及陶渊明的恬淡。
应该知羞做回自己,莫玩到最后长风扫地,无处逃逸。
10、【七律】致抄袭者
——依韵梦竹老师
诗/墨竹
窃尝成果有无甜?易面**犹掩帘。
巧作文豪惊网络,鼓吹光彩耀门檐。
当今多少华章在,妙手西东各处拈。
利锁名缰诚可畏,教人忘却耻和廉。
译文:偷食他人的成果不知道有什么味道,还得把这些窃取的东西改改包装挂下遮羞的帘子。就这样乔装雅士惊动网络,给自己的身份虚造万丈光环。试问当今有多少好文作作,都被善于盗窃的手到处收罗据为自己作品。名利确实是可怕的东西啊,直教那些心性爱慕虚荣意志薄弱的人抛弃了廉耻之心。
11、【七律】·给抄袭者
(依韵梦竹君)
诗/大圣
锦绣文章李杜签,雅堂高士会莺帘。
孰知择句春秋炼,常有寻珠漏夜添。
便是四时无劳苦,岂堪一旦摘桃甜。
生来君子青衿志,野鹤闲云展洁廉。
简释:
锦绣文章是李杜等大家写成,文人们都喜欢吟诵。
要知道好文章都是多少年功夫炼成,有时候为了一个字半夜也会记下来。
你没有辛勤的付出,怎么能够摘取果实呢?
君子就应该是谦谦磊落的,像野鹤闲云般高洁。
12、【七律】给抄袭者
——次韵梦竹老师
诗/小荷
自作聪明误认甜,偷鸣得意忘垂帘。
技高敢窃灵均墨,心野狂登漱玉檐。
圣洁诗台珠翠涌,悲哀宵小利名兼。
鸡窗逐梦殷勤付,重品修才敬德廉。
诗译:
耳闻目睹文坛怪乱之象,剽窃之风愈演愈烈,弘扬文学领域正风正气势在必行。
本诗意在规劝有过抄袭行为的人改邪归正,认真修为修德,通过自身努力,写出真正属于自己的好作品。
诚实、高尚的品德才是受人尊敬和写作之本!
13、【七律】给抄袭者
——依韵梦竹老师
诗/小泓
问字寻芳忘苦甜,高台隔有几重帘。
三更夜半拼新阕,一霎峰迴入画檐。
落笔成篇终细品,澄心逐韵好相兼。
谁知梁上偷窥者,顺手牵羊自号签。
自析:写诗填词甘苦自知,常常望着老师的作业一片茫然思绪凝滞不知写啥。夜半三更还在琢磨,忽而灵光乍现峰迴路转思路顺畅落笔成篇。终了,还要细细品读,平心静气反复修改。如此耗费心力写成的东西却到了抄袭者的名下。
14、【七律】致抄袭者
——步韵梦竹老师
词/七旬词童
采蜜工蜂自觉甜,狗熊偷食眼垂帘。
空空妙手飘香屋,寂寂高才滴水檐。
抱璞卞和双足刖,吹竽南郭寸心兼。
无缘莫作诗坛客,涉历词林应谨廉。
诗译:
工蜂采蜜虽很辛苦却心中甜蜜,狗熊专门偷食蜂蜜,却为人耻笑,只能眼帘低垂。
抄袭者沽名钓誉,常会高居庙堂,而独守孤寂的高手,却常常在漏屋中煎熬。
和氏献玉,无人识宝,被刖双足,滥竽充数的南郭先生却名利双收。
没有缘份就不要做诗坛客,涉历了词林,就应当脚踏实地,牢记初心,做一个谨慎廉正的人。
15、【七律】给抄袭者
诗/笔墨书香
胸无点墨文皮贱,剽窃抄袭惹讨嫌。
撞骗招摇名自毁,偷天换日誉声寒。
一泓圣水遭污秽,半缕清风洗垢惭。
誓做偷光凿壁子,莫学梁上盗君潜。
自评:大凡剽窃抄袭者,皆是胸无点墨装斯文,怎不令人讨厌?
借别人作品装簧自己并招摇撞骗是自毁名声。
文坛圣水遭到污染,应掬清风洗羞耻。当学古人凿壁偷光苦用功,不做梁上君子欺世盗名。
16、【七律】次梦竹《给抄袭者》
诗/龙天吟
安夜方长睡黑甜,寒冬或暖日红帘。
笔耕孤馆功诗瘦,酒战霜庐听竹檐。
虎啸时春惊句得,老牛世感怅相兼。
人心鬼语惭惭愧,德性温存直朴廉。
17、【七律】致抄袭者(中华通韵)
诗/风清扬(福州)
低咏清词如蜜甜,晨光入户透纱帘。
襟怀飘逸耽佳句,情味依稀惜暮年。
自古诗人唯坦荡,于今俗辈不知恬。
抄袭徒取浮名梦,此等何堪养性廉。
18、【七律——给抄袭者】
诗/天策上将
苦为新词费笔尖,大名却被别人签。
论坛被展偷梁术,微信遭施盗墨钳。
事破声狂无谓耻,车翻皮厚不知廉。
此君若是唐朝客,文圣诗仙一并兼。
1、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