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明节的前几天,来了一场说走就走的旅行,登青州劈山,也是酝酿已久的梦想,一路走来,驼山路的樱花大道,开的美翻了,前行不久是片片桃花园,招手示意。经过九曲弯弯的小道,来到劈山脚下,映入脸眼帘的是有机香椿芽,丛拥在枝头等着你尝鲜。几棵老柿子树,显得苍劲,晴暖细细风,数家篱落烟。又是那么让人感到大山的温暖。
世上本没有路,走的人多了就成了路这是劈刀的真实写照,我们沿着仅供一人行的羊肠山路,说是路也就是有人走过的足迹,越往上感觉越难走,说是登山,近似爬山,不一会就气喘吁吁,坐在石板上休息,微风拂面,心情怡然。笑语欢声传遍山梁。山越往上越险,往下看,似悬崖让人心生胆寒。好在良友壮胆,爬上了劈山南端的平顶,四处观望,却没有一条下山的路,爬上去,不到劈峰心不甘。
说起劈山裂缝的成因,在当地有一个“二郎神担山追太阳”的神话相传。当年杨二郎与诸神打赌,说自己肩挑两座山也能追上太阳。赌誓既立,二郎便从东海边挑起两座山朝太阳追去,当行至青州时,后边的一座山被挑豁了口,只好把两座山扔在了青州城南,一座是云门山,被扁担穿透的“云门洞”犹在凡间,另一座就是这座被挑豁了口的劈山。渐渐登上山峰,极目远望,三山联翠,障城如画。脚下就是劈峰构成了青州山体巨佛的下巴。竖石陡立,险而罕见。“神斧何年劈五峰”,是指最东面的主峰被一劈为二,成了两座山峰。这样便称为“劈山五峰”,劈山四面群山环抱,自山腰至峰顶,裸露的巨岩,怪异的山体造型,与周边茂林覆盖的群山形成鲜明对比,好不让人惊叹!
上山难,下山亦难。不知来时路,幸好朋友聪慧,看到也有人爬山,看看人家是从那里下的,咱也跟着下山。这一路走来,更像人生,起起伏伏,高低险滩,不管你是走那一条,那最终都可以走到终点。更多的是快乐,良人围绕在身边。